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霉形体(支原体)论文

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英文缩略词表第8-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前言第16-24页
第一章 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鉴定第24-33页
    1.1 材料第24-25页
        1.1.1 载体、菌株和细胞第24页
        1.1.2 主要试剂第24-25页
        1.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5页
        1.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第25页
    1.2 方法第25-28页
        1.2.1 牛支原体的分离培养第25页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5-27页
        1.2.3 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第27-28页
    1.3 结果第28-31页
        1.3.1 牛支原体的分离培养第28-29页
        1.3.2 PCR检测结果第29页
        1.3.3 序列测定结果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第29-30页
        1.3.4 药敏实验第30-31页
    1.4 讨论第31-32页
    1.5 小结第32-33页
第二章 牛支原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第33-49页
    2.1 材料第33-35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33页
        2.1.2 主要试剂第33-34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4页
        2.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第34-35页
    2.2 方法第35-41页
        2.2.1 P48基因优化与合成第35页
        2.2.2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5页
        2.2.3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克隆第35-37页
        2.2.4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37-39页
        2.2.5 重组蛋白表达第39-40页
        2.2.6 重组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第40页
        2.2.7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40-41页
        2.2.8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1页
        2.2.9 间接ELISA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第41页
    2.3 结果第41-47页
        2.3.1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结果第41-42页
        2.3.2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42-43页
        2.3.3 重组蛋白的SDS-PAGE电泳第43页
        2.3.4 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优化第43-44页
        2.3.5 目的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第44页
        2.3.6 目的蛋白纯化第44-45页
        2.3.7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5-46页
        2.3.8 间接ELISA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第46-47页
    2.4 讨论第47-48页
    2.5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牛支原体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评价第49-57页
    3.1 材料第49-50页
        3.1.1 主要试剂第49-50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50页
    3.2 方法第50-52页
        3.2.1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50页
        3.2.2 引物的鉴定第50-51页
        3.2.3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1页
        3.2.4 Real-timePCR方法性能评价第51-52页
    3.3 结果第52-55页
        3.3.1 pMD18-T-P81质粒浓度的测定第52页
        3.3.2 标准曲线建立和Real-timePCR的灵敏性第52-53页
        3.3.3 Real-timePCR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第53-54页
        3.3.4 Real-timePCR的特异性第54-55页
        3.3.5 Real-timePCR和常规PCR比较第55页
    3.4 讨论第55-56页
    3.5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牛支原体LAMP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第57-67页
    4.1 材料第57-58页
        4.1.1 主要试剂第57页
        4.1.2 主要仪器设备第57-58页
    4.2 方法第58-60页
        4.2.1 基因组提取第58页
        4.2.2 pMD18-T-P81质粒标准品制备第58页
        4.2.3 引物设计第58-59页
        4.2.4 LAMP反应及反应条件优化第59-60页
        4.2.5 LAMP反应特异性第60页
        4.2.6 LAMP反应敏感性第60页
        4.2.7 LAMP组织样本检测第60页
    4.3 结果第60-66页
        4.3.1 LAMP反应产物分析第60-61页
        4.3.2 LAMP扩增条件优化第61-64页
        4.3.3 LAMP方法的特异性第64页
        4.3.4 LAMP 方法的敏感性第64-65页
        4.3.5 LAMP方法和常规PCR比较第65页
        4.3.6 临床样本检测第65-66页
    4.4 讨论第66页
    4.5 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6-78页
个人简历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NSS/INS定位测姿模型构建与算法研究
下一篇:高寒草甸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与时间稳定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