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物流模式下各参与主体价值共创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研究创新点 | 第20-22页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22-30页 |
2.1 众包物流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2.1.1 平台经济 | 第22-23页 |
2.1.2 物流平台 | 第23页 |
2.1.3 众包物流 | 第23-24页 |
2.1.4 价值共创 | 第24-25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5-30页 |
2.2.1 服务主导逻辑 | 第25-26页 |
2.2.2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第3章 价值共创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30-42页 |
3.1 众包物流运行特征 | 第30-31页 |
3.1.1 众包物流的优点 | 第30页 |
3.1.2 众包物流的业务活动 | 第30-31页 |
3.2 众包物流的价值共创分析 | 第31-35页 |
3.2.1 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3.2.2 价值创造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3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 | 第35-42页 |
3.3.1 众包物流各参与方价值共创的模型框架 | 第35-36页 |
3.3.2 众包物流各参与方价值共创研究假设 | 第36-42页 |
第4章 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42-48页 |
4.1 变量定义与测量 | 第42-44页 |
4.1.1 变量定义 | 第42页 |
4.1.2 变量测量 | 第42-44页 |
4.2 问卷的设计 | 第44-45页 |
4.3 问卷的修改 | 第45-46页 |
4.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8-62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48页 |
5.1.2 数据具体分析 | 第48-49页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9-53页 |
5.2.1 参数设定 | 第49-50页 |
5.2.2 信度分析 | 第50-51页 |
5.2.3 效度分析 | 第51-53页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3-60页 |
5.3.1 结构方程建模 | 第53-55页 |
5.3.2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55-59页 |
5.3.3 模型与数据的拟合评定 | 第59-60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