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 感恩的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1 感恩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2 感恩的测量 | 第10页 |
1.3 感恩的理论 | 第10-12页 |
1.4 感恩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2.1 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 第13页 |
2.2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 第13-15页 |
2.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 第15-16页 |
3 认知评价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3.1 认知评价的过程 | 第16页 |
3.2 认知评价理论 | 第16页 |
3.3 认知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4 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4.1 自我价值感的界定 | 第17页 |
4.2 自我价值感的结构 | 第17-18页 |
4.3 自我价值感、感恩、亲社会行为、认知评价的关系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2.1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2.2 现实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1-40页 |
1 研究一:外显感恩和内隐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21-27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2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结果分析 | 第22-25页 |
1.5 讨论 | 第25-27页 |
2 研究二:不同认知评价条件下外显感恩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27-3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2.4 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2.5 讨论 | 第30-31页 |
3 研究三:外显感恩、自我价值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31-4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3.5 讨论 | 第37-40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40-43页 |
1 内隐感恩和外显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 第40页 |
2 不同认知评价条件下外显感恩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40-41页 |
3 外显感恩、自我价值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41页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1-4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