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9-11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与水资源价值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2 与用户水价承受能力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6页 |
2.3 与跨流域定价理论方法与供水成本测算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0-34页 |
3.1 居民生活用水及水价现状 | 第20-25页 |
3.2 工业用水及水价现状 | 第25-32页 |
3.3 灌溉用水水价现状 | 第32页 |
3.4 现状水价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多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4-42页 |
4.1 基于价值和价格内涵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4-35页 |
4.1.1 基于价值内涵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4-35页 |
4.1.2 基于水价格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5页 |
4.2 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5-36页 |
4.2.2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36-40页 |
4.2.3 基于水资源资产产权理论与地租理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40-41页 |
4.3 基于水权与水市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41页 |
4.3.1 基于水权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41页 |
4.3.2 基于水市场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第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合理水价计算方法研究 | 第42-63页 |
5.1 影响水价的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5.2 水价构成分析 | 第43-44页 |
5.3 定价方法选择 | 第44-46页 |
5.3.1 平均成本定价法 | 第44页 |
5.3.2 机会成本定价法 | 第44-45页 |
5.3.3 边际成本定价法 | 第45-46页 |
5.4 水价的具体计算方法 | 第46-59页 |
5.4.1 用户综合水价 | 第46-48页 |
5.4.2 资源水价 | 第48-58页 |
5.4.3 工程水价 | 第58-59页 |
5.4.4 环境水价 | 第59页 |
5.5 用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方法 | 第59-62页 |
5.5.1 居民水价承受能力 | 第60-61页 |
5.5.2 工业水价承受能力 | 第61-62页 |
5.5.3 农业水价承受能力分析方法 | 第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63-76页 |
6.1 理论水价分析计算 | 第63-66页 |
6.1.1 终端用户理论水价 | 第63-65页 |
6.1.2 当地水工程水价与环境水价 | 第65页 |
6.1.3 资源水价 | 第65-66页 |
6.1.4 综合理论水价确定 | 第66页 |
6.2 用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第66-73页 |
6.2.1 居民水价承受能力 | 第66-68页 |
6.2.2 工业水价承受能力 | 第68-70页 |
6.2.3 农业水价承受能力 | 第70-73页 |
6.2.4 工业城镇水价按期到位有一定难度 | 第73页 |
6.3 水价补贴政策建议 | 第73页 |
6.4 水价调整规划 | 第73-7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结论 | 第76页 |
7.2 展望 | 第76-78页 |
附录1 | 第78-81页 |
附录2 | 第81-84页 |
附录3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