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机构碰撞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对碰撞问题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对机构碰撞问题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自动武器碰撞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2 自动武器机构碰撞分析理论及精确建模方案设计 | 第17-28页 |
2.1 自动武器运动特性分析 | 第17-20页 |
2.2 用于碰撞分析的理论 | 第20-25页 |
2.2.1 动量定理 | 第20页 |
2.2.2 动量矩定理 | 第20-22页 |
2.2.3 恢复因数 | 第22页 |
2.2.4 赫兹理论 | 第22-24页 |
2.2.5 等效弹簧阻尼模型 | 第24-25页 |
2.3 自动武器冲击碰撞精确建模方案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曲面-平面传动过程中碰撞参数辨识 | 第28-84页 |
3.1 基于经典力学的碰撞过程计算分析 | 第29-34页 |
3.1.1 动量定理计算碰撞后速度 | 第29-30页 |
3.1.2 赫兹理论计算碰撞力 | 第30-34页 |
3.2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曲面—平面碰撞过程建模与仿真 | 第34-49页 |
3.2.1 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 第34页 |
3.2.2 ADAMS中碰撞接触模型 | 第34-35页 |
3.2.3 ADAMS中冲击函数接触碰撞参数设置分析 | 第35-38页 |
3.2.4 在ADAMS中的碰撞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38-42页 |
3.2.5 碰撞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2-49页 |
3.3 基于有限元法的曲面—平面碰撞过程建模与仿真 | 第49-64页 |
3.3.1 结构动力学方法中的有接触分析理论 | 第49-53页 |
3.3.2 在ANSYS中的结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53-57页 |
3.3.3 材料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57-64页 |
3.4 碰撞参数辨识与验证 | 第64-83页 |
3.4.1 单因素法参数辨识与验证 | 第64-72页 |
3.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因素法参数辨识与验证 | 第72-8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4 平面-平面传动过程中碰撞参数辨识 | 第84-123页 |
4.1 基于经典力学的碰撞过程计算分析 | 第84页 |
4.2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平面—平面碰撞过程建模与仿真 | 第84-94页 |
4.2.1 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84-86页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6-87页 |
4.2.3 碰撞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87-94页 |
4.3 基于有限元的平面—平面碰撞过程建模与仿真 | 第94-104页 |
4.3.1 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第94-97页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97-98页 |
4.3.3 材料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98-104页 |
4.4 碰撞参数辨识与验证 | 第104-122页 |
4.4.1 单因素法参数辨识与验证 | 第104-112页 |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因素法参数辨识与验证 | 第112-12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5 自动武器闭锁机构动力学精确建模与分析 | 第123-133页 |
5.1 闭锁机构结构原理与作用过程分析 | 第123-124页 |
5.1.1 闭锁机构结构分析 | 第123-124页 |
5.1.2 闭锁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124页 |
5.2 闭锁机构开闭锁过程动力学精确建模 | 第124-131页 |
5.3 开闭锁过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31-13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33-13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