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压跌落检测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1 电压跌落检测的概念及必要性 | 第11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低电压穿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低电压穿越的概念及必要性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孤岛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1 孤岛检测的概念及必要性 | 第13页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光伏逆变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16-25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3 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2.3.1 ABC坐标系下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17页 |
2.3.2 αβ 坐标系下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2.3.3 dq坐标系下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4 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 | 第19-22页 |
2.4.1 电流内环PI控制器 | 第20-21页 |
2.4.2 电压外环PI控制器 | 第21-22页 |
2.5 系统仿真分析 | 第22-24页 |
2.6 实验验证 | 第24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3章 电压跌落检测方法研究 | 第25-35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电网电压跌落种类及特点 | 第25页 |
3.3 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3.3.1 直接计算法 | 第25-26页 |
3.3.2 信号处理法 | 第26-27页 |
3.4 基于dq锁相环的电压跌落检测 | 第27-32页 |
3.4.1 常规dq锁相环电压跌落检测 | 第27-29页 |
3.4.2 基波正序分量电压跌落检测 | 第29-31页 |
3.4.3 基波正负序分量电压跌落检测 | 第31-32页 |
3.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5.1 电网电压对称跌落仿真 | 第32-33页 |
3.5.2 电网电压不对称跌落仿真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 第35-46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低电压穿越标准 | 第35页 |
4.3 电网故障模拟装置V SG研究 | 第35-38页 |
4.3.1 VSG分类 | 第35-37页 |
4.3.2 变压器式VSG仿真及分析 | 第37-38页 |
4.4 无功控制策略原理及控制参数整定 | 第38-39页 |
4.4.1 无功控制策略原理 | 第38-39页 |
4.4.2 控制参数整定 | 第39页 |
4.5 光伏并网逆变器LV RT仿真研究 | 第39-42页 |
4.5.1 双闭环控制策略LV RT仿真分析 | 第39-40页 |
4.5.2 无功控制策略LV RT仿真分析 | 第40-42页 |
4.6 实验验证 | 第42-45页 |
4.6.1 双闭环控制策略LV RT实验 | 第42-43页 |
4.6.2 无功控制策略LV RT实验 | 第43-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 第46-57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孤岛效应发生机理及检测标准 | 第46-48页 |
5.2.1 孤岛效应发生机理 | 第46-47页 |
5.2.2 孤岛效应检测标准 | 第47-48页 |
5.3 常用孤岛检测方法 | 第48-49页 |
5.3.1 被动检测法 | 第48-49页 |
5.3.2 主动检测法 | 第49页 |
5.4 无功电流— 频率正反馈孤岛检测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5.4.1 无功电流—频率正反馈孤岛检测原理 | 第49-50页 |
5.4.2 正反馈放大系数设计 | 第50页 |
5.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5.6 孤岛检测实验 | 第53-56页 |
5.6.1 实验设计 | 第53-54页 |
5.6.2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5.6.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