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上篇:“中国文学”发现自身的方式 | 第8-18页 |
| 一、从“旧学”到“新学”:“中国文学”之最初建构 | 第8-11页 |
| 二、困境与融通:“文学”的“中国性”与“世界性” | 第11-13页 |
| 三、“中国”的再发现:复归、超越和重塑本土文学传统 | 第13-16页 |
| 四、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重塑“中国文学”的“体用” | 第16-18页 |
| 下篇:“体用”溯源——以《周易》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 | 第18-30页 |
| 一、何谓“体用”?——“体”“用”之原初义及关系的考察 | 第18-21页 |
| 二、“体用”思维与中国思想传统 | 第21-24页 |
| 三、论《周易》的“体用”思维 | 第24-30页 |
| (一) 《易传》体用思维的辩证逻辑及其认知、表达策略 | 第24-26页 |
| (二) “通变”新诠:《易传》体用思维的方法论 | 第26-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