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1 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 第9-10页 |
1.1.2 国外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 第10-11页 |
1.1.3 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现状 | 第11-13页 |
1.2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研究 | 第13-15页 |
1.2.1 超低温保存原理 | 第13页 |
1.2.2 超低温保存基本程序 | 第13页 |
1.2.3 超低温保存主要材料 | 第13-14页 |
1.2.4 超低温保存优点及重要性 | 第14-15页 |
1.3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器官培养 | 第15-16页 |
1.3.2 细胞培养 | 第16页 |
1.3.3 原生质体培养 | 第16页 |
1.3.4 胚胎培养 | 第16-17页 |
1.4 玉蝉花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玉蝉花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 | 第19-30页 |
2.1 玉蝉花花粉超低温保存 | 第19-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2.2 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 | 第20-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3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2.3.1 玉蝉花花粉超低温保存 | 第22-26页 |
2.3.2 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玉蝉花种子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0-35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2.1 种子消毒方法和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 第30页 |
3.2.2 玉蝉花丛生芽的诱导培养 | 第30页 |
3.2.3 生根培养 | 第30-31页 |
3.2.4 组培苗移栽 | 第31页 |
3.2.5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3.1 不同次氯酸钠浓度及消毒时间对种子接种污染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 玉蝉花种子诱导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3.3 丛生芽最适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33页 |
3.3.4 丛生芽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4.1 花粉超低温保存 | 第35页 |
4.2 种子超低温保存 | 第35-36页 |
4.3 玉蝉花种子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6-3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2 建议 | 第39-40页 |
5.2.1 花粉超低温保存 | 第39页 |
5.2.2 种子超低温保存 | 第39页 |
5.2.3 种子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