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可靠性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 第14-24页 |
| ·工程概况 | 第14-15页 |
|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第15-17页 |
| ·气象水文 | 第15-16页 |
|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 ·地层 | 第16页 |
| ·构造 | 第16-17页 |
| ·水文地质 | 第17页 |
| ·地震 | 第17页 |
| ·新旧路基下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 第17-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可靠性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24-37页 |
| ·可靠性基本概念及原理 | 第24-29页 |
| ·可靠性与可靠度的概念 | 第24页 |
| ·极限状态和功能函数 | 第24-26页 |
| ·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 | 第26-28页 |
| ·可靠指标的几何含义 | 第28-29页 |
| ·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29-36页 |
| ·中心点法 | 第29-30页 |
| ·JC法 | 第30-34页 |
| ·优化法 | 第34页 |
| ·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法) | 第34-36页 |
| ·综合分析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改扩建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可靠性分析与计算 | 第37-57页 |
| ·改扩建路基差异沉降计算理论 | 第37-40页 |
| ·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简介 | 第37-39页 |
| ·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路基沉降计算 | 第39-40页 |
| ·高速公路改扩建旧路基附加沉降计算 | 第40页 |
| ·改扩建路基差异沉降可靠度模型的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 第40-45页 |
| ·改扩建路基沉降的可靠度和极限状态的定义 | 第40-41页 |
| ·黄土路基沉降的极限状态方程 | 第41-42页 |
| ·极限状态方程的线性化 | 第42-43页 |
| ·可靠度指标的计算步骤 | 第43-45页 |
| ·西潼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差异沉降可靠度计算 | 第45-49页 |
| ·基本资料和计算参数 | 第45-46页 |
| ·可靠度计算 | 第46页 |
| ·可靠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 ·差异沉降控制指标 | 第49页 |
| ·地基处理方案 | 第49-56页 |
| ·重锤夯实+砂砾回填 | 第50-51页 |
| ·灰土挤密桩+灰土垫层 | 第51-53页 |
| ·水泥搅拌桩+灰土垫层 | 第53-54页 |
| ·碎石挤密桩+砂砾垫层 | 第54-55页 |
| ·抛石挤淤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 ·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