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2 农业用地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土地资源 | 第21页 |
2.1.2 农业用地资源 | 第21-22页 |
2.1.3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22页 |
2.1.4 低效农业用地 | 第22页 |
2.2 农业用地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3页 |
2.2.3 土地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2.2.4 农业区位理论 | 第24-25页 |
3 临朐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其利用现状 | 第25-28页 |
3.1 临朐土地资源利用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25-26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25页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5-26页 |
3.2 临朐土地资源的特征 | 第26-27页 |
3.2.1 土地资源人均数量少 | 第26页 |
3.2.2 丘陵和山地多、平地少,地貌复杂 | 第26页 |
3.2.3 土地资源利用限制因素多,肥力欠佳 | 第26-27页 |
3.3 临朐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第27-28页 |
3.3.1 土地利用结构以农业用地为主 | 第27页 |
3.3.2 各类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差距大 | 第27页 |
3.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 | 第27-28页 |
4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 第28-31页 |
4.1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 第28-29页 |
4.2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 第29-31页 |
4.2.1 地形地貌复杂、土地利用率低 | 第29-30页 |
4.2.2 土地利用布局不甚合理、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 第30页 |
4.2.3 投入不足,科技滞后,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合理利用 | 第30-31页 |
5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的区域划分及其主要开发利用策略 | 第31-52页 |
5.1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的区域划分 | 第31-33页 |
5.1.1 上林镇为代表的丘陵低效农业用地资源 | 第31页 |
5.1.2 冶源镇为代表的小河流域低效农业用地资源 | 第31-32页 |
5.1.3 嵩山镇为代表的山区低效农业用地资源 | 第32-33页 |
5.2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行性分析 | 第33-37页 |
5.2.1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变化,为低效农业用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 第33页 |
5.2.2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为低效农业用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条件 | 第33-34页 |
5.2.3 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为低效农业用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 第34-36页 |
5.2.4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的潜力分析 | 第36-37页 |
5.3 临朐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策略 | 第37-52页 |
5.3.1 丘陵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和模式 | 第37-40页 |
5.3.2 小河流域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和模式 | 第40-46页 |
5.3.3 山区低效农业用地资源开发策略和模式 | 第46-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