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加料过程控制及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铝电解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1 铝电解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1.1.2 铝电解工业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 氧化铝浓度监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采用槽电阻的变化率辨识氧化铝的浓度 | 第12-13页 |
1.2.2 氧化铝浓度监视方法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无线网络应用的现状及发展 | 第14-15页 |
1.3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系统中主要使用的技术 | 第17-24页 |
2.1 步冷曲线 | 第17-18页 |
2.2 Keil C51 | 第18-19页 |
2.3 8051 | 第19-21页 |
2.3.1 单片机概况 | 第19页 |
2.3.2 8051的基本特征 | 第19页 |
2.3.3 8051各管脚的分配使用 | 第19-21页 |
2.4 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氧化铝加料过程控制及监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32页 |
3.1 氧化铝加料过程控制及监视系统的应用领域 | 第24-29页 |
3.1.1 铝电解生产技术 | 第24-25页 |
3.1.2 铝电解中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1.3 初晶温度 | 第26-27页 |
3.1.4 初晶温度检测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7-29页 |
3.2 氧化铝加料过程控制及监视系统功能需求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氧化铝加料过程控制及监视系统的设计 | 第32-56页 |
4.1 系统功能确定 | 第32页 |
4.2 系统方案选择 | 第32-43页 |
4.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32-34页 |
4.2.2 硬件芯片的选择 | 第34-39页 |
4.2.3 信号调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39-43页 |
4.3 系统可行性研究 | 第43-55页 |
4.3.1 热电偶对温度信号的采集 | 第43-44页 |
4.3.2 冷端补偿的法选择和计算 | 第44-45页 |
4.3.3 系统实现主要功能的源码 | 第45-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氧化铝加料过程控制及监视系统的实现 | 第56-83页 |
5.1 系统硬件的实现 | 第56-66页 |
5.1.1 系统硬件配置 | 第56-57页 |
5.1.2 单片机系统 | 第57-58页 |
5.1.3 信号调理电路 | 第58-61页 |
5.1.4 冷端温度传感模块 | 第61-62页 |
5.1.5 电源模块 | 第62-63页 |
5.1.6 Zig Bee电路模块 | 第63-66页 |
5.2 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66-67页 |
5.2.1 软件基本框架 | 第66页 |
5.2.2 冷端补偿软件实现 | 第66页 |
5.2.3 通信协议实现 | 第66-67页 |
5.3 系统软件程序 | 第67-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氧化铝加料过程控制及监视系统的测试 | 第83-87页 |
6.1 硬件外观及调试窗口 | 第83-84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84-86页 |
6.2.1 冷端温度检测 | 第84-85页 |
6.2.2 热电偶采集温度检测 | 第85页 |
6.2.3 重复性实验 | 第85-86页 |
6.3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 第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7.1 结论 | 第87页 |
7.2 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