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1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α-Fe_2O_3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10-25页 |
1.2.1 场发射性能 | 第10-11页 |
1.2.2 磁学性能 | 第11-12页 |
1.2.3 超级电容器 | 第12-14页 |
1.2.4 锂离子电池 | 第14-15页 |
1.2.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5-17页 |
1.2.6 光电化学分解水 | 第17-18页 |
1.2.7 光催化性能 | 第18-19页 |
1.2.8 气体传感性能 | 第19-25页 |
1.3 InOOH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25-28页 |
1.3.1 InOOH的晶体结构 | 第25-26页 |
1.3.2 InOOH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4 本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28-2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5.1 研究路线 | 第2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氢化增强α-Fe_2O_3纳米材料的传感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 第31-45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2.2.2 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2.2.3 样品的表征 | 第32-33页 |
2.2.4 气体传感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2.3.1 形貌与晶体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2.3.2 气体传感性能测试 | 第35-38页 |
2.3.3 传感反应机理 | 第38-44页 |
2.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3章 暴露{012}、{102}和{112}晶面的立方体α-Fe2O3增强的气体传感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 第45-65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46-47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47页 |
3.2.4 样品气体传感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3页 |
3.3.1 Cl-α-Fe_2O_3立方体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3.3.2 AgCl-α-Fe_2O_3立方体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3.3.3 Clean-α-Fe_2O_3立方体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3.3.4 Clean-α-Fe_2O_3-H立方体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52页 |
3.3.5 Ag-α-Fe_2O_3立方体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3.3.6 气体传感性能测试 | 第54-56页 |
3.3.7 传感反应机理 | 第56-63页 |
3.4 结论 | 第63-65页 |
第4章 暴露清洁{020}晶面的六角星状InOOH增强的光催化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 第65-77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6页 |
4.2.2 样品的制备 | 第66-67页 |
4.2.3 样品的表征 | 第67页 |
4.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6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6页 |
4.3.1 暴露{020}晶面六角星结构InOOH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67-70页 |
4.3.2 暴露清洁{020}晶面六角星结构InOOH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70页 |
4.3.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70-74页 |
4.3.4 光催化机理 | 第74-76页 |
4.4 结论 | 第76-77页 |
总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