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前言 | 第8页 |
1.2 超支化聚合物 | 第8-12页 |
1.2.1 超支化聚合物的概述 | 第8-10页 |
1.2.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第10-12页 |
1.3 环境响应性简介 | 第12-19页 |
1.3.1 温度响应性 | 第12-14页 |
1.3.2 CO_2响应性 | 第14-18页 |
1.3.3 多响应性设计 | 第18-19页 |
1.4 总结 | 第19-20页 |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20-22页 |
1.5.1 立题依据 | 第20-21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温度和CO_2刺激响应性的超支化聚合物研究 | 第22-48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2.3 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2.2.4 实验过程 | 第26-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7页 |
2.3.1 超支化聚合物HBPOEG的合成设计与结构表征 | 第29-34页 |
2.3.2 超支化聚合物HBPOEG的热响应性研究 | 第34-39页 |
2.3.3 超支化聚合物HBPOEG的CO_2响应性研究 | 第39-45页 |
2.3.4 超支化聚合物HBPOEG环氧值的测定以及稳定性的评估 | 第45-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3.1 结论 | 第48页 |
3.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