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宅建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山西省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4-17页 |
1.2.1 概念解析 | 第14-16页 |
1.2.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概况 | 第17-2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2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1.3.3 总结与借鉴 | 第25页 |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旧住宅建筑性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8-34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8-29页 |
2.2 绿色住宅理论 | 第29-30页 |
2.3 旧住区有机更新理论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山西省旧住宅建筑性能问题研究 | 第34-52页 |
3.1 山西省住宅发展史 | 第34-37页 |
3.2 住区居民问卷调查及概况总结 | 第37-38页 |
3.3 住宅适用性问题综述 | 第38-44页 |
3.3.1 单元公共空间现状 | 第38-39页 |
3.3.2 套内各空间使用情况 | 第39-43页 |
3.3.3 室内噪声及光污染问题 | 第43-44页 |
3.4 住区环境性问题综述 | 第44-52页 |
3.4.1 小区规划现状 | 第44-46页 |
3.4.2 外立面现状 | 第46-47页 |
3.4.3 绿地与公共空间现状 | 第47-49页 |
3.4.4 小区物理环境现状 | 第49-50页 |
3.4.5 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旧住宅建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2-80页 |
4.1 旧住宅建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第52-53页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52-53页 |
4.1.2 筛选评价指标 | 第53页 |
4.2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 第53-55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解释说明 | 第55-62页 |
4.3.1 住宅适用性 | 第55-58页 |
4.3.2 外部环境性 | 第58-62页 |
4.4 定性定量分析 | 第62-65页 |
4.4.1 定性指标 | 第62-63页 |
4.4.3 定量指标 | 第63-65页 |
4.5 权重体系 | 第65-68页 |
4.5.1 权重的解析 | 第65页 |
4.5.2 权重的确定 | 第65-68页 |
4.6 分值及专家评分依据的确定 | 第68-80页 |
第五章 旧住宅建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中的应用 | 第80-90页 |
5.1 加权评分法 | 第80-83页 |
5.1.1 加权评分法简介 | 第80页 |
5.1.2 加权评分法评价步骤 | 第80-82页 |
5.1.3 建筑性能评价结果说明 | 第82-83页 |
5.2 评价应用 | 第83-90页 |
5.2.1 项目概况 | 第83-85页 |
5.2.2 评价验证 | 第85-88页 |
5.2.3 评价结论分析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附录A 旧住宅建筑性能调查问卷 | 第94-98页 |
附录B “三级指标”重要性得分调查问卷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