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索罗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摘要第4页
Аннотация第5-9页
绪论第9-21页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第21-42页
    1.1 形象的概念与意义第21-23页
        1.1.1 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要素第22-23页
    1.2 不同时期俄罗斯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第23-32页
        1.2.1 专制与落后:18、19世纪俄罗斯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第24-29页
        1.2.2 觉醒与思考:20世纪俄罗斯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第29-32页
    1.3 当代俄罗斯作家笔下的“中国书写”第32-41页
        1.3.1 索罗金的创作诗学第34-39页
        1.3.2 索罗金的“中国观”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二章 颠覆与解构——索罗金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中国形象第42-52页
    2.1 历史与虚构——《蓝油脂》中的中国形象第42-48页
        2.1.1 颠覆传统——“蓝油脂”形象含义第43-45页
        2.1.2 创造新世界——《蓝油脂》中的中国形象第45-48页
    2.2 语言游戏——《定额》中的中国形象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索罗金近期小说创作中的中国形象第52-61页
    3.1 “虚幻的俄罗斯”——《特辖军的一天》中的中国形象第52-55页
    3.2 “俄罗斯长城”—《糖制的克林姆林宫》中的中国形象第55-56页
    3.3 “雪中的中国人”——《暴风雪》中的中国形象第56-60页
        3.3.1 “知识分子与农民”——《暴风雪》中的人物形象第56-59页
        3.3.2 “拯救者—中国人”——《暴风雪》中的中国形象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语:索罗金创作中的中国隐喻和文化误读第61-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中的创伤解读
下一篇:反乌托邦视域下《莫斯科2042》中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