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4.3 独创之处 | 第18-19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政府营销理论 | 第20-35页 |
2.1 政府营销含义 | 第20-22页 |
2.1.1 政府营销 | 第20-21页 |
2.1.2 政府营销领域 | 第21-22页 |
2.2 营销观念演变 | 第22-25页 |
2.3 政府营销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3.1 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25-28页 |
2.3.2 “看得见与看不见”理论 | 第28-29页 |
2.4 政府营销的理论框架 | 第29-31页 |
2.4.1 营销主要要素 | 第29-30页 |
2.4.2 政府营销目标 | 第30-31页 |
2.5 营销策略的演进过程 | 第31-35页 |
第三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政府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第35-66页 |
3.1 博览会政府营销基本概况 | 第35-37页 |
3.1.1 政府营销的主体 | 第35-36页 |
3.1.2 政府营销的客体 | 第36页 |
3.1.3 政府营销的对象 | 第36-37页 |
3.2 博览会政府营销环境分析 | 第37-41页 |
3.2.1 打造营销的宏观环境 | 第37-39页 |
3.2.2 重视营销的微观环境 | 第39-40页 |
3.2.3 实施营销的SWOT分析 | 第40-41页 |
3.3 博览会政府营销形象分析 | 第41-43页 |
3.3.1 重视国际政治形象 | 第41-42页 |
3.3.2 提升产业经济形象 | 第42-43页 |
3.3.3 突出品牌文化形象 | 第43页 |
3.4 博览会政府营销基础策略分析 | 第43-49页 |
3.4.1 不断创新营销主题 | 第44-45页 |
3.4.2 合理选择目标市场 | 第45-49页 |
3.5 博览会政府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 第49-66页 |
3.5.1 营销产品开发不断加强 | 第50-53页 |
3.5.2 营销价格制定形式多样 | 第53-56页 |
3.5.3 营销渠道建设不断完善 | 第56-59页 |
3.5.4 营销促销手段种类繁多 | 第59-66页 |
第四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政府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66-79页 |
4.1 博览会政府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66-75页 |
4.1.1 产品策略规划不足 | 第66-71页 |
4.1.2 价格策略激励不足 | 第71-73页 |
4.1.3 渠道策略配套不足 | 第73-74页 |
4.1.4 促销策略力度不够 | 第74-75页 |
4.2 博览会政府营销策略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75-79页 |
4.2.1 营销策略思想尚未成熟 | 第75-76页 |
4.2.2 营销策略管理尚未制度化 | 第76-77页 |
4.2.3 营销策略组合不合理 | 第77-78页 |
4.2.4 营销策略制定不科学 | 第78-79页 |
第五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政府营销策略的优化 | 第79-99页 |
5.1 明确博览会定位和目标市场 | 第79-80页 |
5.2 优化产品策略 | 第80-83页 |
5.2.1 打造良好的整体营销形象 | 第80页 |
5.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 第80-81页 |
5.2.3 培育城市集群和战略联盟 | 第81页 |
5.2.4 不断提高服务营销的水平 | 第81-83页 |
5.3 优化价格策略 | 第83-87页 |
5.3.1 扩大价格制定主体 | 第83-85页 |
5.3.2 制定多元化的价格 | 第85-87页 |
5.4 优化渠道策略 | 第87-88页 |
5.4.1 完善便利的固定渠道 | 第87-88页 |
5.4.2 建设多层次营销渠道 | 第88页 |
5.5 优化促销策略 | 第88-93页 |
5.5.1 增强公关传播 | 第88-89页 |
5.5.2 增强广告传播 | 第89页 |
5.5.3 强化营业推广 | 第89-90页 |
5.5.4 强化网络推广 | 第90-91页 |
5.5.5 加大品牌活动传播 | 第91-92页 |
5.5.6 加大人员推广传播 | 第92-93页 |
5.6 优化营销管理策略 | 第93-99页 |
5.6.1 加强营销组织的管理 | 第93-94页 |
5.6.2 强化客户满意度管理 | 第94-96页 |
5.6.3 完善营销的制度管理 | 第96-9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