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量点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来源 | 第11-15页 |
1.2 微量点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22页 |
1.2.1 商业点胶机 | 第15-18页 |
1.2.2 接触式微量点胶 | 第18-20页 |
1.2.3 非接触式微量点胶 | 第20-22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超微量点胶方法 | 第25-35页 |
2.1 超微量点胶方法的提出 | 第25-26页 |
2.2 胶滴的受力分析与胶斑的形成 | 第26-32页 |
2.2.1 表面/界面自由能与表面/界面张力 | 第27-28页 |
2.2.2 内聚与黏附 | 第28-29页 |
2.2.3 接触角 | 第29-30页 |
2.2.4 液桥 | 第30-31页 |
2.2.5 点样过程的受力分析 | 第31-32页 |
2.3 超微量点胶装置与实现 | 第32-34页 |
2.3.1 超微量点胶装置 | 第32-33页 |
2.3.2 超微量点胶过程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超微量点胶控制机理与性能分析 | 第35-43页 |
3.1 点胶量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3.2 点胶量控制机理与定量描述 | 第36-42页 |
3.2.1 移液针先端黏附微小胶滴量 | 第36-38页 |
3.2.2 点胶距离 Gap 与浸润面积的关系 | 第38-39页 |
3.2.3 胶斑的形成 | 第39-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超微量点胶的数值模拟 | 第43-63页 |
4.1 关于计算流体力学(CFD) | 第43页 |
4.2 CFD 对微流体流动的有效性问题 | 第43-45页 |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5-50页 |
4.3.1 胶液/气体交界面的模拟 | 第45-46页 |
4.3.2 表面力的模拟 | 第46-47页 |
4.3.3 移液针运动方法的模拟 | 第47-49页 |
4.3.4 控制方程 | 第49页 |
4.3.5 动态仿真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4.4 点胶过程的动态仿真 | 第50-52页 |
4.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0-51页 |
4.4.2 动态模拟过程 | 第51-52页 |
4.5 基于模型的超微量点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2页 |
4.5.1 移液针先端直径对胶斑直径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2 Gap 对胶斑直径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3 移液针运动速度和方法对胶斑的影响 | 第54-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63-84页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63-67页 |
5.1.1 实验的准备 | 第63-66页 |
5.1.2 实验原理与装置 | 第66-67页 |
5.2 移液针先端吸附微小液滴实验 | 第67-68页 |
5.3 微量点胶性能实验 | 第68-73页 |
5.3.1 移液针先端直径对胶斑的影响 | 第68-69页 |
5.3.2 点胶距离 Gap 对胶斑的影响图 | 第69-70页 |
5.3.3 移液针移动速度对胶斑的影响 | 第70-73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5.5 超微量(fL 级)点胶实验 | 第75页 |
5.6 高粘度胶液点样实验 | 第75-76页 |
5.7 微装配中的密封试验 | 第76-80页 |
5.8 连续高速化点样方案的探索 | 第80-82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84-86页 |
总结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