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浙西山区高速公路隐伏岩溶路基处治及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路基隐伏岩溶区勘察及探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隐伏岩溶区路基处治方法现状第12-13页
        1.2.3 隐伏岩溶区路基处治效果评价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技术路线第14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浙西某山区高速公路隐伏岩溶区概况、特征及分布规律第16-42页
    2.1 项目概况第16页
        2.1.1 工程概况第16页
        2.1.2 设计标准第16页
    2.2 自然地理第16-17页
        2.2.1 气象、水文第16-17页
        2.2.2 地形地貌第17页
    2.3 地质条件第17-22页
        2.3.1 岩层特征第17-22页
        2.3.2 地质构造第22页
    2.4 岩层特征、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对隐伏岩溶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第22-31页
        2.4.1 岩层特征(碳酸盐岩)对隐伏岩溶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第22-25页
        2.4.2 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25-28页
        2.4.3 水文条件对隐伏岩溶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第28-31页
    2.5 工程区域隐伏溶岩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第31-41页
        2.5.1 工程区域隐伏溶岩变现形式及特点第31-33页
        2.5.2 岩溶发育演化过程第33-35页
        2.5.3 工程区域隐伏溶岩空间分布特征第35-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隐伏岩溶区处治方法探究及处治效果评价第42-78页
    3.1 隐伏岩溶区路基处理一般原则和方法第42-45页
        3.1.1 岩溶路基处理一般原则第42-43页
        3.1.2 岩溶路基处理方法第43-45页
    3.2 本区段隐伏岩溶处理方案第45-61页
        3.2.1 岩溶灌浆处理(方案一)第45-55页
        3.2.2 强夯处理方案(方案二)第55-61页
    3.3 岩溶路基处理方案优化第61-69页
        3.3.1 岩溶路基处理优化第62-63页
        3.3.2 多层次评价模型的运用第63-69页
    3.4 隐伏岩溶区路基处治效果评价方法第69页
    3.5 本路段隐伏岩溶注浆效果评价方法第69-71页
        3.5.1 评价方法原理第70-71页
        3.5.2 评价标准第71页
    3.6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第71-72页
    3.7 对检测评价方法的优化第72页
    3.8 本路段隐伏岩溶注浆效果评价第72-77页
        3.8.1 本路段隐伏岩溶注浆检测结果第72-76页
        3.8.2 钻孔取芯验证结果第76-77页
    3.9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家庄市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高速公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