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1.1 替米考星简介 | 第10-11页 |
1.2 替米考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替米考星的抗菌活性 | 第11-12页 |
1.4 替米考星的临床应用 | 第12-15页 |
1.4.1 替米考星对牛和奶牛应用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2 替米考星对猪应用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3 替米考星对羊应用的研究 | 第14页 |
1.4.4 替米考星对家禽应用的研究 | 第14-15页 |
1.5 替米考星的合成与含量检测 | 第15-18页 |
1.5.1 替米考星的合成 | 第15页 |
1.5.2 替米考星的含量检测 | 第15-18页 |
1.6 替米考星相关制剂的研究 | 第18-20页 |
1.6.1 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和应用 | 第18-19页 |
1.6.2 替米考星注射液的制备和研究 | 第19页 |
1.6.3 替米考星凝胶微丸的制备和研究 | 第19-20页 |
1.6.4 替米考星其它制剂的制备和研究 | 第20页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替米考星的合成 | 第22-3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化学反应方程式 | 第22-23页 |
2.3 工艺流程图 | 第23页 |
2.4 合成步骤 | 第23-24页 |
2.4.1 水解制备 Desmycosin | 第23页 |
2.4.2 替米考星的合成 | 第23-24页 |
2.4.3 替米考星的分离 | 第24页 |
2.4.4 产品收率的计算 | 第24页 |
2.5 产品含量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2.5.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替米考星的含量 | 第24-26页 |
2.5.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米考星的含量 | 第26-28页 |
2.6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30页 |
2.6.1 替米考星合成实验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2.6.2 替米考星含量检测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3 替米考星合成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0-41页 |
3.1 水解时间对替米考星收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水解 pH 对替米考星收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 Desmycosin 析出 pH 对替米考星收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甲酸加入量对替米考星收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3.5 反应时间对替米考星收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分离阶段 HCl 调 pH 值对替米考星收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7 替米考星析出 pH 值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8 小结 | 第40-41页 |
4 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1-46页 |
4.1 正交试验对替米考星水解阶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1-43页 |
4.2 正交试验对合成反应阶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3-46页 |
5 替米考星的提纯与实验方法讨论 | 第46-50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替米考星的提纯 | 第46页 |
5.3 替米考星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 | 第46-48页 |
5.3.1 引言 | 第46-47页 |
5.3.2 检测原理和方法 | 第47页 |
5.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7-48页 |
5.4 酒石酸泰乐菌素合成替米考星实验 | 第48-49页 |
5.5 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50-51页 |
6.3 后续研究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1 个人简历 | 第56页 |
2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
3 实践活动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