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 第16-32页 |
1 烟粉虱 | 第16-20页 |
1.1 烟粉虱概述 | 第16页 |
1.2 烟粉虱危害方式及现状 | 第16-17页 |
1.3 烟粉虱的取食行为 | 第17-20页 |
1.3.1 烟粉虱取食过程 | 第17-19页 |
1.3.2 烟粉虱唾液特性 | 第19-20页 |
2 双生病毒 | 第20-21页 |
2.1 双生病毒概述 | 第20页 |
2.2 双生病毒危害 | 第20-21页 |
3 烟粉虱-双生病毒互作 | 第21-24页 |
3.1 烟粉虱-双生病毒的直接互作 | 第21-22页 |
3.2 烟粉虱-双生病毒的间接互作 | 第22-23页 |
3.3 烟粉虱和双生病毒互作的生态学意义 | 第23-24页 |
4 电位图谱技术(EPG) | 第24-28页 |
4.1 EPG技术原理 | 第24页 |
4.2 EPG波形研究 | 第24-25页 |
4.3 EPG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4.3.1 寄主选择性及适应性研究 | 第25-27页 |
4.3.2 植物抗性研究 | 第27页 |
4.3.3 植物-昆虫-病毒互作研究 | 第27-28页 |
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5.1 主要目的 | 第28-29页 |
5.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附图表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基本材料和方法 | 第32-43页 |
1 基本材料 | 第32-35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32页 |
1.2 供试植物 | 第32-33页 |
1.3 供试病毒 | 第33页 |
1.4 感毒植物的获取 | 第33页 |
1.5 带毒和不带毒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建立 | 第33-34页 |
1.6 生态学相关仪器设备 | 第34页 |
1.7 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1.8 主要化学试剂及耗材 | 第35页 |
2 常用方法 | 第35-40页 |
2.1 烟粉虱总DNA提取 | 第35页 |
2.2 烟草基因组DNA提取 | 第35页 |
2.3 RAPD-PCR鉴定烟粉虱隐种 | 第35-36页 |
2.3.1 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36页 |
2.3.2 电泳观察PCR结果 | 第36页 |
2.4 PCR-RFLP鉴定烟粉虱隐种 | 第36-38页 |
2.4.1 PCR扩增COI基因片段 | 第37页 |
2.4.2 TaqI酶切PCR产物 | 第37页 |
2.4.3 电泳观察酶切PCR产物 | 第37-38页 |
2.5 植物及烟粉虱体内病毒DNA的PCR检测 | 第38页 |
2.5.1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设置 | 第38页 |
2.5.2 电泳观察PCR结果 | 第38页 |
2.6 EPG记录 | 第38-40页 |
2.6.1 烟粉虱固定 | 第38页 |
2.6.2 金线粘连 | 第38-39页 |
2.6.3 放置位置 | 第39页 |
2.6.4 开始记录 | 第39页 |
2.6.5 波形分析 | 第39-40页 |
附图 | 第40-43页 |
第三章 TYLCCNV对烟粉虱取食的直接影响 | 第43-4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1.1 供试昆虫及植物 | 第44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44页 |
1.3 EPG记录 | 第44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2.1 带毒及不带毒烟粉虱非韧皮部取食的参数比较 | 第44-45页 |
2.2 带毒及不带毒烟粉虱韧皮部取食的参数比较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附表 | 第47-49页 |
第四章 TYLCCNV对烟粉虱取食的综合影响 | 第49-5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9-50页 |
1.1 供试昆虫及植物 | 第49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1.3 EPG记录 | 第50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2.1 带毒及不带毒烟粉虱非韧皮部取食的参数比较 | 第50-51页 |
2.2 带毒及不带毒烟粉虱韧皮部取食的参数比较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附图表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带毒及不带毒烟粉虱在苗期烟草上的取食差异 | 第57-6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7-58页 |
1.1 供试昆虫及植物 | 第57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57页 |
1.3 EPG记录 | 第57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7-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附图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讨论 | 第60-64页 |
1 TYLCCNV对MEAMl烟粉虱取食的直接影响 | 第60-61页 |
2 TYLCCNV对MEAM1烟粉虱取食的综合影响 | 第61页 |
3 MEAMl取食对TYLCCNV传播的影响 | 第61-62页 |
4 本文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62页 |
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62页 |
6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