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航天器自组网特性和拓扑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集群航天器概况 | 第10-14页 |
1.2.1 集群航天器系统结构 | 第11-12页 |
1.2.2 集群航天器面临的技术难题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1.3 自组织网络概况 | 第14-16页 |
1.3.1 自组织网络特点 | 第14-15页 |
1.3.2 自组织网络应用 | 第15-16页 |
1.4 网络拓扑控制概况 | 第16-18页 |
1.4.1 网络拓扑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网络拓扑控制评价指标 | 第17-18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于邻近图拓扑控制算法 | 第20-29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邻近图算法综述 | 第20-24页 |
2.2.1 图论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2.2 常见的邻近图算法 | 第22-24页 |
2.3 二维邻近图拓扑控制算法 | 第24-26页 |
2.3.1 常见二维邻近图拓扑控制算法 | 第24-25页 |
2.3.2 二维邻近图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2.4 三维邻近图拓扑控制算法 | 第26-27页 |
2.4.1 容错拓扑控制算法 | 第26-27页 |
2.4.2 能量有效拓扑控制算法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集群航天器网络特性分析 | 第29-42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集群航天器网络拓扑结构 | 第29-32页 |
3.3 集群航天器组网通信网络模型及特性分析 | 第32-36页 |
3.3.1 组网通信网络模型 | 第32-35页 |
3.3.2 网络模型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 集群航天器网络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 第36-40页 |
3.4.1 能耗模型 | 第37-38页 |
3.4.2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基于FlYG改进的集群航天器拓扑控制算法 | 第42-57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传统FlYG拓扑控制算法 | 第42-43页 |
4.3 基于FlYG改进的拓扑控制算法 | 第43-49页 |
4.3.1 改进的拓扑控制算法 | 第43-45页 |
4.3.2 集群航天器拓扑控制方案 | 第45-47页 |
4.3.3 拓扑存活时间 | 第47-49页 |
4.4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4.4.1 传统FlYG算法取值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4.4.2 改进算法同传统算法性能比较 | 第52-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集群航天器拓扑控制自组网仿真 | 第57-69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基于Wi-Fi的拓扑控制通信协议设计 | 第57-59页 |
5.3 半物理仿真平台软硬件研制 | 第59-66页 |
5.3.1 基于GS1011的硬件研制方案 | 第60-62页 |
5.3.2 仿真平台硬件间通信流程 | 第62-66页 |
5.4 集群航天器半物理仿真案例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