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1.1 引言 | 第12页 | 
| 1.2 埃洛石纳米管 | 第12-17页 | 
| 1.2.1 埃洛石概述 | 第13页 | 
| 1.2.2 埃洛石纳米管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 | 第13-15页 | 
| 1.2.3 埃洛石纳米管的应用 | 第15-17页 | 
| 1.3 金属的腐蚀和防锈剂 | 第17-21页 | 
| 1.3.1 金属腐蚀的分类及原理 | 第18-19页 | 
| 1.3.2 金属的防锈方法 | 第19页 | 
| 1.3.3 气相防锈剂 | 第19-20页 | 
| 1.3.4 苯并三氮唑 | 第20-21页 | 
| 1.4 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 | 第21-24页 | 
| 1.4.1 层层自主装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 1.4.2 层层自主装技术的驱动力 | 第22-23页 | 
| 1.4.3 常用的聚电解质材料 | 第23-24页 |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6页 | 
| 1.5.1 论文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埃洛石纳米管-苯并三氮唑复合物的制备 | 第26-45页 | 
| 2.1 引言 | 第26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 2.2.1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 2.2.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 2.2.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2.2.4 测试与表征 | 第28-29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4页 | 
| 2.3.1 埃洛石纳米管的形貌表征 | 第29-30页 | 
| 2.3.2 埃洛石纳米管和苯并三氮唑的官能团结构 | 第30-32页 | 
| 2.3.3 苯并三氮唑的挥发性能及分析 | 第32-33页 | 
| 2.3.4 苯并三氮唑在埃洛石纳米管内腔负载量的测定 | 第33-36页 | 
| 2.3.5 苯并三氮唑在埃洛石纳米管内腔负载工艺的选择 | 第36-37页 | 
| 2.3.6 埃洛石纳米管-苯并三氮唑复合物干燥方式的选择 | 第37-39页 | 
| 2.3.7 混合溶液中水与乙醇的比例对 BTA 负载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 2.3.8 混合溶液中苯并三氮唑的浓度对其负载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2.3.9 埃洛石纳米管-苯并三氮唑复合物的检测及表征 | 第42-4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埃洛石纳米管-苯并三氮唑复合物的封装 | 第45-58页 | 
| 3.1 引言 | 第45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 3.2.1 实验原料 | 第45-46页 | 
| 3.2.2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 3.2.3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3.2.4 测试与表征 | 第47-48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 3.3.1 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的紫外分析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8-49页 | 
| 3.3.2 BTA-HNTs 复合物及聚电解质溶液 PAH 和 PSS 的紫外光谱图 | 第49-51页 | 
| 3.3.3 不同封装层数下 BTA-HNTs 复合物的 Zeta 电位 | 第51-53页 | 
| 3.3.4 不同封装层数对 BTA-HNTs 复合物缓释的影响 | 第53-54页 | 
| 3.3.5 不同 pH 环境对 BTA-HNTs 复合物缓释的影响 | 第54-5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BTA-HNTs 复合物气相防锈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第58-69页 |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2页 | 
| 4.2.1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 4.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 4.2.3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 4.2.4 测试与表征 | 第60-62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 4.3.1 涂布量对气相防锈纸防锈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 4.3.2 淀粉与胶乳比例对气相防锈纸表面强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 4.3.3 气相防锈纸防锈性能的对比 | 第64-66页 | 
| 4.3.4 气相防锈纸的物理性能 | 第66-6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