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灾后救助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研究范畴 | 第9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0.3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0.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 北宋时期自然灾害概况 | 第13-21页 |
1.1 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 | 第13-15页 |
1.1.1 气候因素 | 第13-14页 |
1.1.2 人为因素 | 第14-15页 |
1.2 自然灾害的统计 | 第15-17页 |
1.3 自然灾害的危害 | 第17-21页 |
1.3.1 破坏生产 | 第17-18页 |
1.3.2 损失社会财富 | 第18-19页 |
1.3.3 人口的流亡 | 第19-21页 |
2 北宋时期政府灾后救助 | 第21-32页 |
2.1 救灾程序 | 第21-23页 |
2.1.1 诉灾 | 第21-22页 |
2.1.2 检灾 | 第22-23页 |
2.1.3 抄札 | 第23页 |
2.2 灾后救助措施 | 第23-32页 |
2.2.1 赈粮济民 | 第24-27页 |
2.2.2 临时安置 | 第27-29页 |
2.2.3 灾后重建 | 第29-32页 |
3 北宋时期民间灾后救助 | 第32-39页 |
3.1 富民 | 第32-34页 |
3.2 佛教寺院 | 第34-36页 |
3.3 官绅 | 第36-39页 |
4 北宋政府灾后救助特点 | 第39-42页 |
4.1 救助程序的规范性 | 第39-40页 |
4.2 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 第40页 |
4.3 救助对象的复杂性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