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高等教育史论文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6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9页
        一、 学术意义第9页
        二、 历史意义第9页
        三、 现实意义第9页
    第三节 研究动态第9-16页
        一、 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第10-13页
        二、 关于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第13-16页
第一章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缘起第16-26页
    第一节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边疆概况第16-21页
        一、 西南边疆的范围第16页
        二、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边疆的发展状况第16-18页
        三、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边疆危机第18-19页
        四、 西南边疆在国民政府治理视野中的地位转变第19-21页
    第二节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兴起原因第21-26页
        一、 时局与战争的影响第21-22页
        二、 教育文化大迁徙第22-23页
        三、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优良的学术传统使然第23-26页
第二章 西南联大相关机构及团体的调查研究第26-43页
    第一节 国情普查研究所的调查研究第26-30页
        一、 国情普查研究所概况第26-27页
        二、 国情普查研究所的主要调查活动第27-29页
        三、 国情普查研究所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第29页
        四、 国情普查研究所调查研究的评价第29-30页
    第二节 边疆人文研究室的调查研究第30-38页
        一、 边疆人文研究室的概况第30-31页
        二、 边疆人文研究室的主要调查活动第31-34页
        三、 边疆人文研究室刊物——《边疆人文》第34-37页
        四、 边疆人文研究室调查研究的评价第37-38页
    第三节 川康科学考察团对大凉山彝区的考察第38-43页
        一、 川康科学考察团考察前的筹备工作第38-39页
        二、 川康科学考察团的考察路线及内容第39-41页
        三、 川康科学考察团的考察研究成果第41-42页
        四、 川康科学考察团的考察研究评价第42-43页
第三章 西南联大师生个体的调查研究第43-59页
    第一节 人文社科方面的调查研究第43-51页
        一、 罗常培对云南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第43-45页
        二、 吴泽霖对黔滇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第45-46页
        三、 袁家骅对少数民族及语言的调查研究第46-48页
        四、 马学良对少数民族语言及民俗的调查研究第48-49页
        五、 傅懋勣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第49-50页
        六、 人文社科方面调查研究的评价第50-51页
    第二节 理工科方面的调查研究第51-59页
        一、 孙云铸对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第51-52页
        二、 张席褆对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第52-53页
        三、 袁复礼对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第53页
        四、 冯景兰对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第53-54页
        五、 张印堂对地理的调查研究第54-56页
        六、 李继侗对生物的调查研究第56页
        七、 吴韫珍对生物的调查研究第56-57页
        八、 李宪之对气象的调查研究第57页
        九、 理工科方面调查研究的评价第57-59页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特点及意义第59-65页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特点第59-62页
        一、 调查目标明确,解决现实问题第59页
        二、 调查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第59-60页
        三、 名师荟萃,成果显著第60页
        四、 调查有组织、有计划第60-61页
        五、 走出书斋,不闭门造车第61-62页
    第二节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意义第62-65页
        一、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62-63页
        二、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声第63-64页
        三、 西南联大的西南边疆调查研究保存和发展了实地调查的相关学科,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者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办高校财务治理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三所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