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Al2O3及本征非晶硅层钝化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太阳电池原理和表征参数第11-15页
        1.1.1 太阳电池原理第11-12页
        1.1.2 太阳电池的表征参数第12-15页
    1.2 太阳电池的损失机理第15-17页
    1.3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太阳电池的复合和钝化机理第18-26页
    2.1 硅太阳电池少数载流子的复合理论第18-19页
    2.2 太阳电池表面钝化的作用和意义第19-21页
    2.3 太阳电池的钝化机理第21页
    2.4 常用钝化材料的分析第21-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硅太阳电池表面Al_2O_3钝化研究第26-39页
    3.1 Al_2O_3材料的介绍第26-29页
        3.1.1 Al_2O_3材料的性质及制备第26页
        3.1.2 Al_2O_3钝化机理第26-29页
    3.2 Al_2O_3钝化工艺的研究第29-34页
        3.2.1 实验方案第29页
        3.2.2 结果及分析第29-34页
    3.3 Al_2O_3与热氧化的SiO_x钝化器件的比较第34-38页
        3.3.1 实验方案第34-35页
        3.3.2 结果及分析第35-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氧化铝在PERC晶硅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第39-48页
    4.1 PERC晶硅电池第39-41页
        4.1.1 PERC晶硅电池的简单介绍第39-40页
        4.1.2 氧化铝及激光技术在PERC电池中的意义第40-41页
    4.2 实现PERC电池背面点接触方式的比较第41-47页
        4.2.1 实验方案第41-43页
        4.2.2 结果分析第43-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本征非晶硅层钝化及异质结电池第48-63页
    5.1 引言第48-51页
        5.1.1 HIT电池结构第48页
        5.1.2 HIT电池的特点第48-50页
        5.1.3 实现高效HIT电池的途径第50-51页
    5.2 P衬底单面异质结电池第51-55页
        5.2.1 P衬底单面异质结的制备第51-53页
        5.2.2 P衬底单面异质结电池性能与分析第53-55页
    5.3 N衬底单面异质结电池第55-57页
        5.3.1 N衬底单面异质结电池的制备第55-56页
        5.3.2 N衬底单面异质结电池性能与分析第56-57页
    5.4 N衬底异质钝化背结电池第57-62页
        5.4.1 N衬底异质钝化背结电池的结构与制备第58-59页
        5.4.2 N型异质钝化背结电池性能分析第59-60页
        5.4.3 P扩散背结电池第60-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7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酸锶铅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TCSC在抑制超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流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