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Cytoglobin 概述 | 第10-11页 |
1.2 抗炎作用 | 第11页 |
1.3 创伤愈合 | 第11-13页 |
1.3.1 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 | 第11-12页 |
1.3.2 皮肤创伤愈合的种类 | 第12-13页 |
1.4 肝纤维化概述 | 第13-15页 |
1.4.1 纤维化肝内主要病理改变 | 第13-14页 |
1.4.2 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现状 | 第14页 |
1.4.3 抗肝纤维化治疗策略 | 第14-15页 |
1.5 穿膜肽 | 第15-17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TAT-Cytoglobin 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 | 第20-40页 |
2.1 材料与溶液配制 | 第20-24页 |
2.1.1 药品与耗材 | 第20-21页 |
2.1.2 仪器 | 第21-22页 |
2.1.3 溶液配制 | 第22-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2.1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24-25页 |
2.2.2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浓缩 | 第25-26页 |
2.2.3 TAT-Cygb 融合蛋白的鉴定 | 第26-28页 |
2.2.4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8-29页 |
2.2.5 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29页 |
2.2.6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TAT-Cygb 的穿膜能力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2.3.1 TAT-Cygb 的分离纯化及 SDS-PAGE 鉴定 | 第30-34页 |
2.3.2 质谱分析 | 第34页 |
2.3.3 Western blot 鉴定 | 第34页 |
2.3.4 BCA 法检测 TAT-Cygb 浓度 | 第34-36页 |
2.3.5 愈创木酚法测定 TAT-Cygb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36页 |
2.3.6 免疫细胞化学 | 第36-37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7-40页 |
第3章 TAT-Cytoglobin 抗氧化、抗炎症及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研究 | 第40-58页 |
3.1 材料与溶液配制 | 第40-42页 |
3.1.1 药品与耗材 | 第40-41页 |
3.1.2 仪器 | 第41页 |
3.1.3 溶液配制 | 第41-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3.2.1 细胞的复苏、传代与冻存 | 第42-44页 |
3.2.2 细胞活性测定 | 第44页 |
3.2.3 TAT-Cygb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4页 |
3.2.4 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3.2.5 TAT-Cygb 抗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功能检测 | 第45页 |
3.2.6 细胞内超氧化物检测 | 第45页 |
3.2.7 抗炎症功能测定 | 第45-46页 |
3.2.8 TAT-Cygb 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功能研究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3.3.1 TAT-Cygb 对 Hacat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2 Hacat 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 | 第48-49页 |
3.3.3 TAT-Cygb 抗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功能检测 | 第49-50页 |
3.3.4 TAT-Cygb 对细胞内超氧化物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5 TAT-Cygb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6 TAT-Cygb 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 第52-55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55-58页 |
第4章 TAT-Cytoglobin 融合蛋白治疗小鼠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 第58-76页 |
4.1 材料与溶液配制 | 第58-59页 |
4.1.1 药品与耗材 | 第58-59页 |
4.1.2 仪器 | 第59页 |
4.1.3 溶液配制 | 第5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9-67页 |
4.2.1 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治疗 | 第59-60页 |
4.2.2 肝组织样品和血清的制备保存 | 第60页 |
4.2.3 石蜡标本的制备 | 第60-61页 |
4.2.4 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61页 |
4.2.5 肝脏切片 HE 染色 | 第61-62页 |
4.2.6 肝脏切片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 第62页 |
4.2.7 肝脏切片 Masson 三色染色 | 第62-63页 |
4.2.8 谷丙转氨酶(ALT)测定 | 第63页 |
4.2.9 谷草转氨酶(AST)测定 | 第63-64页 |
4.2.10 透明质酸(HA)测定 | 第64页 |
4.2.11 层黏连蛋白(LN)测定 | 第64页 |
4.2.12 III 型胶原(C-III)测定 | 第64-65页 |
4.2.13 IV 型胶原(C-IV)测定 | 第65页 |
4.2.1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 第65页 |
4.2.15 脂质氧化(MDA)测定 | 第65-66页 |
4.2.16 羟脯氨酸(Hyp)测定 | 第66-6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4.3.1 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 第67页 |
4.3.2 小鼠肝脏外观 | 第67-68页 |
4.3.3 肝脏切片 HE 染色 | 第68-69页 |
4.3.4 肝脏切片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 第69-70页 |
4.3.5 肝脏切片 Masson 三色染色 | 第70-71页 |
4.3.6 肝功能检测(ALT、AST) | 第71页 |
4.3.7 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HA、LN、C-III、C-IV) | 第71-72页 |
4.3.8 肝组织指标检测(SOD、MDA、Hyp) | 第72-74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74-7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6-78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76-77页 |
5.2 创新点 | 第77页 |
5.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