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6页 |
1.1 盐胁迫及其对植物的伤害 | 第11-17页 |
1.1.1 盐胁迫影响植物生长 | 第11-12页 |
1.1.2 盐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 | 第12-13页 |
1.1.3 盐胁迫与渗透胁迫 | 第13页 |
1.1.4 盐胁迫与氧化胁迫 | 第13页 |
1.1.5 盐胁迫与离子胁迫 | 第13-14页 |
1.1.6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影响 | 第14-17页 |
1.1.6.1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14页 |
1.1.6.2 盐胁迫使叶绿体中类囊体膜成分与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 第14-15页 |
1.1.6.3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5页 |
1.1.6.4 盐胁迫对两个光系统的影响 | 第15-17页 |
1.2 植物的抗盐机理 | 第17-19页 |
1.2.1 渗透调节 | 第17-18页 |
1.2.2 抗氧化系统 | 第18-19页 |
1.2.3 离子区域化 | 第19页 |
1.3 滞绿突变体及其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3.1 滞绿定义及类型 | 第19-20页 |
1.3.2 滞绿的成因 | 第20-21页 |
1.3.3 滞绿突变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1.4 植物的衰老与抗逆性 | 第22-24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2 材料培养及处理 | 第26页 |
2.3 生理指标测定 | 第26-29页 |
2.3.1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3.3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3.4 超氧阴离子和H_2O_2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3.5 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3.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2.3.7 离子含量测定 | 第28页 |
2.3.8 光和参数测定 | 第28-29页 |
2.3.9 荧光参数测定 | 第29页 |
2.3.10 叶绿体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测定 | 第29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3.1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0-35页 |
3.1.1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2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3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4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叶绿体希尔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5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叶绿体类囊体ATP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盐胁迫对对tasg1和WT植株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35-38页 |
3.2.1 盐胁迫对tasg1和WT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2.2 盐胁迫对tasg1和WT叶片渗透势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3 盐胁迫对tasg1和WT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 盐胁迫对tasg1和WT根和地上部钠、钾离子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的氧化胁迫及其抗氧化能力 | 第39-42页 |
3.4.1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的氧化胁迫 | 第39-40页 |
3.4.2 盐胁迫对tasg1和WT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4.1 小麦滞绿突变体tasg1的耐盐性较野生型强 | 第42-44页 |
4.2 小麦滞绿突变体tasg1耐盐的生理基础 | 第44-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