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他者的消费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大女主”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第8-10页
        一、选题背景第8-9页
        二、问题提出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国内外女性主义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内外“大女主”剧研究现状第11-14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研究目的第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五节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霸屏的女性故事:“大女主”剧的发展概述第17-25页
    第一节 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第17-19页
        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第17-18页
        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概述第18-19页
    第二节 “大女主”剧内涵及发展概述第19-25页
        一、“大女主”剧的概念界定第19-20页
        二、“大女主”剧的发展概况第20-22页
        三、“大女主”剧的热播原因第22-25页
第二章 狂热的性别表演:“大女主”剧的叙事模式第25-36页
    第一节 一再复刻的叙事母题第25-28页
        一、女性叙事的爱欲母题第25-26页
        二、女性叙事的权力母题第26-27页
        三、女性叙事的成长母题第27-28页
    第二节 刻板固化的角色设定第28-32页
        一、女性角色的塑造:“雌雄一体”与“笑里藏针”第29-30页
        二、男性角色的塑造:“他者解构”与“她者建构”第30-32页
    第三节 旧瓶新酒的故事情节第32-36页
        一、女性迫害女性的重复搬演第32-33页
        二、男性救助女性的经久不衰第33-36页
第三章 镜像的拟态真实:“大女主”剧的社会映射第36-50页
    第一节 跨域古今的时代对话第36-42页
        一、历史轴的镜像展现第37-39页
        二、僭越现实的女性地位第39-40页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反向超越第40-42页
    第二节 女媚故事的社会消费第42-46页
        一、商品化的女性主体幻象第42-43页
        二、“自我与他者”的移情效应第43-45页
        三、娱乐至死的“伪女性主义”第45-46页
    第三节 父权文化的女性焦虑第46-50页
        一、父权制下集体无意识的收编第46-47页
        二、父权文化霸权对女性的规训第47-48页
        三、当代社会中的女性生存焦虑第48-50页
第四章 媒塑的斗兽符号:“大女主”剧的群像塑造第50-59页
    第一节 被赏玩的权力依附符号第50-52页
    第二节 被窥视的视觉形象符号第52-54页
    第三节 被夸张的欲望斗兽符号第54-55页
    第四节 被压迫的女性话语符号第55-59页
第五章 性别的自我审视:他者的女性主义突围第59-64页
    第一节 重建性别秩序,营造平等两性关系第59-60页
    第二节 打破性别偏见,建构多元女性群像第60-61页
    第三节 强化性别敏感,重建女性主体地位第61-62页
    第四节 培养性别意识,跳出他者身份藩篱第62-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角逐--论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
下一篇:从格雷马斯的理论解读《鬼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