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2-13页 |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3-15页 |
1.2.1 碳材料 | 第14页 |
1.2.2 金属氧化物材料 | 第14-15页 |
1.2.3 合金材料 | 第15页 |
1.2.4 过渡金属氮化物材料 | 第15页 |
1.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 第15-17页 |
1.3.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 | 第16页 |
1.3.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种类 | 第16-17页 |
1.3.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特点 | 第17页 |
1.3.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 第17页 |
1.4 石墨烯简介 | 第17-19页 |
1.4.1 石墨烯结构特点 | 第18页 |
1.4.2 石墨烯应用 | 第18-19页 |
1.5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1.1 实验相关试剂 | 第20页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0-21页 |
2.2 材料结构表征方法 | 第21-23页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1-22页 |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22页 |
2.2.3 比表面积测试仪(BET) | 第22页 |
2.2.4 拉曼光谱分析法(Raman) | 第22页 |
2.2.5 热重分析仪(TGA) | 第22-23页 |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3页 |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3页 |
2.3 实验准备 | 第23-25页 |
2.3.1 电极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23-24页 |
2.3.2 半电池装置的组装顺序 | 第24-25页 |
2.4 材料电学性能表征方法 | 第25-27页 |
2.4.1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25页 |
2.4.2 电化学阻抗测试(EIS) | 第25-26页 |
2.4.3 倍率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4.4 循环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3 ZIF-8材料可控合成及性能比较研究 | 第27-47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3.3. 十二面体ZIF-8基材料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 第28-35页 |
3.3.1. 反应温度对十二面体ZIF-8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8-31页 |
3.3.2. 反应时间对十二面体ZIF-8基材料性能影响 | 第31-33页 |
3.3.3. 反应浓度对十二面体ZIF-8基材料性能影响 | 第33-35页 |
3.4. 立方体ZIF-8基材料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 第35-41页 |
3.4.1. 混合速度对立方体ZIF-8基材料性能影响 | 第35-37页 |
3.4.2. 反应时间对立方体ZIF-8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3. 溶剂水量对立方体ZIF-8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十二面体与立方体ZIF-8基碳材料相关性能表征比较 | 第41-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氮种类的调控及凹面十二面体在电化学方面的曲面效应 | 第47-62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4.3. ZIF-8基碳材料微观性能分析 | 第48-54页 |
4.4. ZIF-8基碳材料宏观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4-60页 |
4.5. 曲面效应储能机制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石墨烯/十二面体ZIF-8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2-73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5.3. C-N/rGO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表征 | 第63-68页 |
5.4. C-N/rGO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表征 | 第68-71页 |
5.5. C-N/rGO储能机制 | 第7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