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梁启超政党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7-18页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第8-10页
        1、研究缘起第8-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6页
        1、梁启超政治思想研究综述第10-14页
        2、梁启超政党思想研究综述第14-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政党概念的探讨第17-18页
        1、西方关于政党的论述第17页
        2、马克思主义政党界定第17-18页
一、梁启超政党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第18-19页
    (一) 梁启超政党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第18-19页
        1、救国富强由“器物”走向“器制”第18页
        2、以组织推动变法第18-19页
        3、清末党禁的开放第19页
二、粱启超政党思想的形成第19-26页
    (一) 梁启超政党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1、传统中国儒学思想第19-20页
        2、进化理论第20-22页
        3、中坚政治论第22页
    (二) 梁启超政党思想的形成脉络第22-26页
        1、梁启超政党思想的最初形成与发展时期第22-24页
        2、梁启超政党思想的最终形成第24-25页
        3、梁启超对政党实践的反思时期第25-26页
三、梁启超政党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6-40页
    (一) 梁启超关于政党基本问题的界定第26-31页
        1、何谓政党第26-28页
        2、区分真假政党的标准第28-29页
        3、政党的功能与价值第29-30页
        4、中国政党之前途第30-31页
    (二) 政党自身建设第31-36页
        1、实行政党政治必须先立宪第31-32页
        2、政党监督思想第32页
        3、培育国民奠定政党政治基础第32-35页
        4、政党调融思想第35-36页
    (三) 政党发挥作用的方式第36-40页
        1、以报刊为政党政治展开的外部工具第36-38页
        2、以“党竞”作为政党政治内部运作的主要方式第38-40页
四、梁启超政党思想的特点第40-41页
    (一) 公共性第40页
    (二) 工具性第40页
    (三) 多变性第40-41页
五、对梁启超政党思想的评价第41-50页
    (一) 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价值第42-43页
    (二) 梁启超政党思想微观层面的价值评价第43-47页
        1、微观层面的积极评价第43-45页
        2、微观层面下的不成熟性第45-47页
    (三) 梁启超政党思想“嬗变”评价第47-50页
        1、爱国思想和建设强大国家的目的是其“嬗变”基础第47-48页
        2、以“变”适应政治社会的要求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研究
下一篇: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