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 大学生村官 | 第17-18页 |
二 职业生涯规划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NL县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现状及调查分析 | 第19-34页 |
第一节 NL县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情况 | 第19-23页 |
一 NL县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二 NL县针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措施 | 第20-22页 |
三 NL县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 第23页 |
第三节 调查情况介绍 | 第23-27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3页 |
二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3-27页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4页 |
一 生存需要调查分析 | 第27-28页 |
二 交往需求调查分析 | 第28-30页 |
三 成长需求调查分析 | 第30-34页 |
第三章 NL县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4-44页 |
第一节 NL县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一 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4页 |
二 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体系不完善 | 第34-37页 |
三 大学生村官发展动力激发不够 | 第37页 |
四 大学生村官个人职业目标和组织目标脱节 | 第37-38页 |
第二节 NL县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 | 第38-44页 |
一 不完整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 第38-40页 |
二 职业生涯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 第40-41页 |
三 功利性择业动机的不利影响 | 第41-42页 |
四 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 | 第42页 |
五 大学生自身能力与规划的制约 | 第42-44页 |
第四章 NL县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 第44-49页 |
第一节 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一 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培训效果 | 第44页 |
二 提高薪酬待遇,激发内在动机 | 第44-45页 |
三 完善退出机制,扩展发展空间 | 第45页 |
第二节 增强个人职业规划能力和发展潜力 | 第45-47页 |
一 调整个体的求职观念 | 第45页 |
二 注重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第45-46页 |
三 增强个人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 | 第46-47页 |
四 增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 第47页 |
第三节 深化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 | 第47-48页 |
一 加强职业生涯以及就业规划的学校教育 | 第47页 |
二 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知识结构 | 第47-48页 |
三 注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48页 |
第四节 营造有益的社会舆论导向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9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