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信托公司风险控制模式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分析比较法第13-14页
        1.4.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第14页
        1.4.3 归纳分析法第14页
        1.4.4 文献检索法第14页
    1.5 创新及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信托公司风险控制现状分析第15-26页
    2.1 我国信托公司风控现状第15-21页
        2.1.1 信托公司管理机构设置情况第15-17页
        2.1.2 信托公司风险控制模式重点情况分析第17-19页
        2.1.3 信托公司风险诉讼情况第19-21页
    2.2 信托公司风险控制典型模式第21-26页
        2.2.1 “中信式”标准化风控样本第21-22页
        2.2.2 中融“独立审批人”风险控制模式第22-23页
        2.2.3 平安信托“工厂式”审批流程第23-26页
第3章 我国信托公司风险控制模式问题及成因第26-31页
    3.1 项目立项前尽职调查不足第26-27页
    3.2 未系统地采用量化模型辅助第27-28页
    3.3 内部管理系统稍显过时第28页
    3.4 风险集中度和组合管理缺失第28-29页
    3.5 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无法制衡第29页
    3.6 信托业监管立法不完善第29-31页
第4章 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案例分析第31-42页
    4.1 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第31-34页
        4.1.1 中江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介第31页
        4.1.2 中江信托组织结构和人员情况第31-33页
        4.1.3 中江信托风控现状第33-34页
        4.1.4 信托资产管理情况分析第34页
    4.2 “金鹤189号”信托项目基本情况介绍第34-36页
        4.2.1 信托项目基本要素第34-35页
        4.2.2 交易对手方风险状况分析第35-36页
    4.3 “金鹤189号”项目违约事件分析第36-38页
        4.3.1 违约事件过程第36-37页
        4.3.2 回顾尽调问题第37-38页
        4.3.3 后续处理第38页
    4.4 中江信托风险控制模式问题分析第38-39页
        4.4.1 尽调出现问题第38-39页
        4.4.2 内部流程问题第39页
        4.4.3 未建立交易对手数据库第39页
        4.4.4 信息披露问题第39页
    4.5 利用KPMG风险中性模型进行事前甄别第39-42页
        4.5.1 KPMG风险中性模型简介第39-40页
        4.5.2 KPMG模型在信托公司的运用第40页
        4.5.3 利用KPMG模型对中江信托公司的试用分析第40-42页
第5章 对我国信托公司风险控制模式优化建议第42-47页
    5.1 加强信托项目尽职调查第42-43页
    5.2 建立内部数据库,采用量化模型第43页
    5.3 增强集团联动,共享管理系统第43-44页
    5.4 防范控制信托业集中度风险第44页
    5.5 制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第44-45页
    5.6 加强对信托业风控的监管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