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粮仓的营造技艺研究--以荔波瑶族禾仓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论文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第7-8页 |
二、论文研究的现状述评及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论文的主旨及基本观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 瑶族禾仓的建筑环境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瑶族禾仓的自然环境因素 | 第11-12页 |
一.山形地貌特征 | 第11页 |
二.气候条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建筑群体组合形式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禾仓的聚落形式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瑶族禾仓的历史溯源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瑶族禾仓的历史变迁 | 第15-20页 |
一.瑶族族源 | 第15-18页 |
二.瑶族族称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瑶族的民俗风情 | 第20-25页 |
一.瑶族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 | 第20-22页 |
二.瑶族的婚姻家庭 | 第22-23页 |
三.瑶族的习俗文化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瑶族禾仓的营造技艺研究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渊源 | 第25-27页 |
一.原始建筑的构建方式 | 第25-26页 |
二.木构架建筑的技术渊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木构架营造技艺 | 第27页 |
第三节 瑶族禾仓建筑的美与学 | 第27-29页 |
第四节 禾仓建筑的构成要素及施工工艺 | 第29-34页 |
一.禾仓建筑的构成要素 | 第29-31页 |
二.禾仓建筑的材料使用 | 第31-32页 |
三.禾仓建筑的施工流程 | 第32页 |
四.禾仓建筑的营造过程 | 第32-34页 |
第五节 禾仓建筑的功能特点 | 第34页 |
第六节 禾仓建筑形态及分类 | 第34-37页 |
一.禾仓建筑的基本形态 | 第34-35页 |
二.禾仓建筑的分类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瑶族禾仓建筑的形式美规律及艺术特征 | 第37-41页 |
第一节 瑶族禾仓建筑的形式美规律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瑶族禾仓建筑的艺术特征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