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旅游交通 | 第19页 |
二、旅游供给 | 第19-20页 |
三、旅游市场 | 第20页 |
四、旅游经济 | 第20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旅游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二、旅游需求理论 | 第21页 |
三、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四、旅游空间结构及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一节 高速铁路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一、改变游客行为 | 第25页 |
二、拓宽客源市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高速铁路对旅游供给的影响 | 第26-29页 |
一、丰富旅游资源 | 第26-27页 |
二、促进区域合作 | 第27页 |
三、提升产品质量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河南省高速铁路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9-41页 |
第一节 河南省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29-36页 |
一、高速铁路建设情况 | 第29-35页 |
二、高速铁路建设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分析 | 第36-41页 |
一、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 第36页 |
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 第36-41页 |
第四章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总量的影响 | 第41-56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 | 第41-4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41页 |
二、灰色预测模型 | 第41-44页 |
三、回归分析 | 第44页 |
第二节 指标选取 | 第44-49页 |
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 第44-48页 |
二、高速铁路运输能力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第49-56页 |
第五章 对河南省利用高铁机遇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6-61页 |
第一节 河南省利用高铁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河南省利用高铁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 第57-61页 |
一、着力打造目的地,加强重点景区建设 | 第57-58页 |
二、完善集散中心体系,延伸产发展业链 | 第58页 |
三、创新旅游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 第58-59页 |
四、改变营销策略加大宣传力度 | 第59页 |
五、加快区域协作,在区域旅游竞合中求发展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第一节 本文总结 | 第61-62页 |
第二节 不足和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