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节事营销战略对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研究--基于城市游客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城市竞争第10页
        1.1.2 旅游业的发展第10页
        1.1.3 节事的蓬勃发展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36页
    2.1 节事与节事营销第16-24页
        2.1.1 节事的内涵及类型第16-17页
        2.1.2 节事营销定义及相关研究第17-21页
        2.1.3 节事营销与城市旅游第21-24页
    2.2 城市品牌第24-28页
        2.2.1 城市品牌的内涵第24-25页
        2.2.2 城市品牌形象内涵和相关研究第25-27页
        2.2.3 城市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第27-28页
    2.3 社会表征理论第28-31页
        2.3.1 社会表征理论的内涵第28-30页
        2.3.2 社会表征理论的应用第30-31页
    2.4 品牌形象转移理论第31-34页
        2.4.1 品牌形象转移理论的内涵第31-32页
        2.4.2 品牌形象转移理论在节事旅游中的应用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6-49页
    3.1 研究假设第36-40页
        3.1.1 社会表征与节事形象评价的关系假设第36-37页
        3.1.2 节事形象评价与城市品牌形象的关系假设第37页
        3.1.3 城市品牌形象评价与重访意愿的关系假设第37-38页
        3.1.4 城市品牌形象构成要素关系假设第38页
        3.1.5 节事形象评价与节事满意度的关系假设第38页
        3.1.6 节事满意度与重访意愿的关系假设第38-39页
        3.1.7 小结第39-40页
    3.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第40-46页
        3.2.1 社会表征的测量第40-41页
        3.2.2 节事形象的测量第41-42页
        3.2.3 城市品牌形象的测量第42-43页
        3.2.4 节事满意度的测量第43页
        3.2.5 重访意愿的测量第43-44页
        3.2.6 小结第44-46页
    3.3 研究设计第46-48页
        3.3.1 研究节事选取第46页
        3.3.2 调研问卷的设计第46-47页
        3.3.3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第47页
        3.3.4 数据分析方法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探索研究第49-58页
    4.1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49页
    4.2 数据分析第49-57页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9-51页
        4.2.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1-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假设检验第58-75页
    5.1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58-59页
        5.1.1 调研对象的选择第58页
        5.1.2 样本数量的确定第58页
        5.1.3 具体收集过程第58-59页
    5.2 样本统计描述第59-61页
    5.3 样本数据整体特征第61-62页
    5.4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62-69页
        5.4.1 信度分析第62-64页
        5.4.2 效度分析第64-69页
    5.5 假设检验第69-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5-81页
    6.1 主要结论第75-77页
    6.2 相关建议第77-79页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91-92页
致谢第92-94页
附录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尼巴厘岛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偏好研究
下一篇:高速铁路对河南旅游经济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