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1.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2.2 境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13页 |
1.3.2 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 第17-24页 |
2.1 价值与价值观概述 | 第17-19页 |
2.1.1 价值的含义 | 第17-18页 |
2.1.2 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发展 | 第18-19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 第19-24页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 | 第19-21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21-24页 |
第3章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 第24-41页 |
3.1 内在因素障碍 | 第24-35页 |
3.1.1 理论建设不足 | 第25-31页 |
3.1.2 培育主体缺陷 | 第31-35页 |
3.1.3 培育客体差异 | 第35页 |
3.2 外部环境干扰 | 第35-41页 |
3.2.1 全球化负效应 | 第36-37页 |
3.2.2 社会思潮侵袭 | 第37-39页 |
3.2.3 民生问题困扰 | 第39-41页 |
第4章 应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的对策 | 第41-51页 |
4.1 消除内部障碍 | 第41-45页 |
4.1.1 加强理论创新 | 第41-42页 |
4.1.2 健全培育主体 | 第42-44页 |
4.1.3 优化培育结构 | 第44-45页 |
4.2 解决外部问题 | 第45-51页 |
4.2.1 借鉴先进经验 | 第46-47页 |
4.2.2 引领社会思潮 | 第47-49页 |
4.2.3 完善保障体系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