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7页 |
1.1.1 国内外双幅桥梁和分离式双箱梁建设概况 | 第11-17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2 气动干扰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串(并)列圆(方)柱的气动干扰研究 | 第17-19页 |
1.2.2 高层建筑群气动干扰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2.3 桥梁气动干扰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气动力理论和气动导纳函数的识别 | 第25-34页 |
2.1 桥梁抗风理论 | 第25-28页 |
2.1.1 风与桥梁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25-26页 |
2.1.2 静风力 | 第26页 |
2.1.3 抖振力 | 第26-28页 |
2.1.4 气动自激力 | 第28页 |
2.2 气动导纳函数的识别 | 第28-33页 |
2.2.1 桥梁断面气动导纳试验研究和识别概况 | 第28-30页 |
2.2.2 Sears函数 | 第30页 |
2.2.3 互功率谱法 | 第30-31页 |
2.2.4 零点分离法 | 第31-32页 |
2.2.5 自谱识别法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分离式双箱梁断面三分力系数气动干扰研究 | 第34-57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34-35页 |
3.3 计算工况与试验工况说明 | 第35-36页 |
3.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3.4.1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的选取 | 第36-37页 |
3.4.2 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3.4.3 湍流模型 | 第38页 |
3.5 试验模型与设备 | 第38-42页 |
3.5.1 实验设备 | 第38-40页 |
3.5.2 实验模型和支架系统 | 第40-42页 |
3.6 0度攻角下三分力气动干扰试验与计算研究 | 第42-47页 |
3.6.1 静力系数干扰因子定义 | 第42页 |
3.6.2 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3.6.3 干扰效应解释 | 第45-47页 |
3.7 不同攻角下三分力气动干扰试验对比研究 | 第47-55页 |
3.7.1 阻力系数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3.7.2 升力系数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3.7.3 升力矩系数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斜风作用下分离式双箱梁断面气动参数试验研究 | 第57-68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斜风下箱梁断面三分力系数研究 | 第57-62页 |
4.2.1 试验工况 | 第58-59页 |
4.2.2 试验结果 | 第59-60页 |
4.2.3 斜风分解法的检验 | 第60-62页 |
4.3 斜风下分离式双箱梁断面三分力气动干扰研究 | 第62-67页 |
4.3.1 试验工况 | 第62-63页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气动干扰对分离式双箱梁断面气动导纳影响研究 | 第68-82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试验脉动紊流风特征 | 第68-69页 |
5.3 气动导纳的识别与拟合 | 第69-80页 |
5.3.1 试验工况 | 第69-70页 |
5.3.2 静力三分力系数的曲线拟合 | 第70-72页 |
5.3.3 气动导纳函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5.3.4 气动导纳函数拟合与分析 | 第77-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 | 第89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9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