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1.3.2 描述性统计方法第12页
        1.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12页
        1.3.4 VEC(矢量误差修正)模型第12页
    1.4 研究框架与思路第12-13页
    1.5 研究的重难点第13-14页
    1.6 研究的局限性与可能的创新第14页
        1.6.1 研究的局限性第14页
        1.6.2 研究可能的创新第14页
    1.7 技术路线图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2页
    2.1 大宗农产品的界定研究第16页
    2.2 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构成研究第16-17页
    2.3 大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第17-18页
    2.4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第18-21页
        2.4.1 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第18-20页
        2.4.2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第20-21页
    2.5 文献评述第21-22页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第22-27页
    3.1 成本补偿理论与生产成本决定价格假设第22-23页
        3.1.1 成本补偿理论第22页
        3.1.2 生产成本决定价格假设第22-23页
    3.2 价格形成机制理论与生产成本决定价格滞后性假设第23-26页
        3.2.1 价格形成机制理论第23-25页
        3.2.2 生产成本决定价格滞后性假设第25-26页
    3.3 产品差异理论与生产成本影响价格的品种差异假设第26-27页
        3.3.1 产品差异理论第26页
        3.3.2 生产成本影响价格的品种差异假设第26-27页
4 研究设计第27-32页
    4.1 变量选取第27-30页
        4.1.1 被解释变量第27-28页
        4.1.2 解释变量第28页
        4.1.3 控制变量第28-30页
    4.2 模型选用第30-31页
        4.2.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第30-31页
        4.2.2 生产成本对价格影响的OLS模型第31页
    4.3 样本选择第31页
    4.4 数据来源第31-32页
5 实证研究第32-57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43页
        5.1.1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与成本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第32-40页
        5.1.2 大宗农产品区域性价格和成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0-43页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3-55页
        5.2.1 对假设1的检验第43-50页
        5.2.2 对假设2和假设3的检验第50-55页
    5.3 研究结果第55-57页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55-56页
        5.3.2 实证检验结果第56-57页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7-62页
    6.1 研究结论第57-59页
        6.1.1 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影响显著第57-58页
        6.1.2 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第58-59页
        6.1.3 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滞后影响显著第59页
        6.1.4 不同品种的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对价格的滞后影响有差异第59页
    6.2 对策建议第59-62页
        6.2.1 实施直接价格补贴,保证农民成本补偿第60页
        6.2.2 扩大大宗农产品生产规模,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第60-61页
        6.2.3 完善农产品市场,降低非生产性成本第61页
        6.2.4 保持补贴政策的持续性,避免价格反弹第61-62页
7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表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和Malmquist指数的数据包络分析
下一篇:养殖户生猪目标价格保险支付意愿研究--基于四川三个试点县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