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1.4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范围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1.5.1 研究创新 | 第19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 | 第20页 |
2.1.2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 | 第20-21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2.2.1 技术效率理论 | 第21页 |
2.2.2 规模经济 | 第21-22页 |
3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22-23页 |
3.1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2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3.2.1 市场占有率偏低 | 第23页 |
3.2.2 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 第23页 |
4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选择 | 第23-27页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5页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3-24页 |
4.1.2 指标选取与确定 | 第24-25页 |
4.1.3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25页 |
4.2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4.2.1 因子分析 | 第25-26页 |
4.2.2 数据包络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26-27页 |
5 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实证分析 | 第27-49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5.2 因子分析 | 第28-30页 |
5.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 第30-49页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5.3.2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第32-39页 |
5.3.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农业生物育种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 第39-44页 |
5.3.4 生物育种上市公司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44-45页 |
5.3.5 基于不同行政区划的经营效率分析 | 第45-47页 |
5.3.6 基于生物育种类型的经营效率分析 | 第47-49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