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 立题依据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2.1 国内主栽烤烟品种 | 第13-14页 |
2.2 种植密度与物质生产 | 第14-16页 |
2.2.1 生长发育 | 第14-15页 |
2.2.2 生育进程 | 第15页 |
2.2.3 干物质积累 | 第15-16页 |
2.3 物质生产与生长模拟 | 第16页 |
2.4 种植密度与养分吸收累积 | 第16-18页 |
2.4.1 养分效应 | 第16-17页 |
2.4.2 化学品质 | 第17-18页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3.1.1 不同品种烤烟的密植效应及产量规律研究 | 第18页 |
3.1.2 密植条件下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拟研究 | 第18页 |
3.1.3 密植条件下烤烟养分吸收累积规律研究 | 第18-19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不同品种烤烟的密植效应及产量规律研究 | 第20-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20-21页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1页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1-22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2.1 密植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 密植对烤烟冠层结构的影响 | 第23-25页 |
2.2.1 群体叶面积系数(LAI)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2.2.2 最大群体叶面积系数(LAI)变化特征 | 第24-25页 |
2.2.3 群体叶面积系数(LAI)空间分布特征 | 第25页 |
2.3 密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5-28页 |
2.4 密植对烤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28-29页 |
2.4.2 产量与密度关系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3.1 密植条件下烤烟农艺性状特征 | 第30-31页 |
3.2 密植条件下烤烟群体冠层结构特性 | 第31页 |
3.3 密植条件下烤烟干物质积累特性 | 第31-32页 |
3.4 密植条件下烤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 | 第32-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密植条件下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拟研究 | 第34-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1.0 供试材料 | 第34-35页 |
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35页 |
1.2 测定项目 | 第35-36页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6页 |
1.4 模型筛选与检验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2.1 密植对烤烟群体干物质积累(DMA)动态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 烤烟相对群体干物质积累(RDMA)动态模型的筛选与构建 | 第38-40页 |
2.3 烤烟相对群体干物质积累(RDMA)动态模型的检验 | 第40-42页 |
2.4 密植条件下烤烟干物质积累(DMA)阶段划分及其衍生参数特征 | 第42-45页 |
2.4.1 阶段划分 | 第42-43页 |
2.4.2 衍生参数 | 第43-45页 |
3 讨论 | 第45-49页 |
3.1 烤烟相对群体干物质积累模型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 第45-47页 |
3.2 密植对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 第47-49页 |
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密植条件下烤烟养分吸收累积规律研究 | 第50-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50页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50页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0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66页 |
2.1 密植条件下烤烟氮素变化特征 | 第51-56页 |
2.1.1 氮含量及分配 | 第51-53页 |
2.1.2 氮积累量及分配 | 第53-56页 |
2.2 密植条件下烤烟磷素变化特征 | 第56-61页 |
2.2.1 磷含量及分配 | 第56-58页 |
2.2.2 磷积累量及分配 | 第58-61页 |
2.3 密植条件下烤烟钾素变化特征 | 第61-66页 |
2.3.1 钾含量及分配 | 第61-63页 |
2.3.2 钾积累量及分配 | 第63-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4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