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绿潮概述 | 第10-16页 |
1.1.1 国内外绿潮发生状况 | 第10-13页 |
1.1.2 绿潮的形成原因 | 第13-14页 |
1.1.3 绿潮的危害 | 第14-16页 |
1.2 常见绿潮藻的分类与鉴定 | 第16-20页 |
1.2.1 形态描述 | 第16-18页 |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第18-20页 |
1.3 绿藻微观繁殖体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青岛沿岸水体绿藻微观繁殖体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 | 第24-44页 |
2.1 引言 | 第24-2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6-28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2.3 研究方法 | 第29-35页 |
2.2.3.1 样品采集 | 第29-30页 |
2.2.3.2 绿藻微观繁殖体培养和计数 | 第30页 |
2.2.3.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页 |
2.2.3.4 PCR扩增及分子鉴定 | 第30-34页 |
2.2.3.5 遥感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2.3.1 绿藻微观繁殖体时空分布 | 第35页 |
2.3.2 绿藻微观繁殖体数量与主要环境要素关系 | 第35-37页 |
2.3.3 微观繁殖体种类组成与演替 | 第37-39页 |
2.3.4 黄海大规模漂浮浒苔的分布情况 | 第39-41页 |
2.4 讨论 | 第41-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春季苏北浅滩筏架区附生绿藻群落结构及水体中微观繁殖体时空分布 | 第44-56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3.2.1 研究海区和站位布设 | 第45-46页 |
3.2.2 调查项目和取样方法 | 第46-47页 |
3.2.3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3.3.1 紫菜养殖筏架区附生绿藻的生物量变化 | 第48-49页 |
3.3.2 紫菜养殖筏架区附生绿藻的种类组成和演替 | 第49-51页 |
3.3.3 养殖筏架区水体中绿藻微观繁殖体时空分布特征 | 第51-52页 |
3.3.4 筏架缠绕马尾藻种类鉴定与分布特征 | 第52-53页 |
3.4 讨论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4.1 结论 | 第56-57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