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轻型柴油机NO_x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 第12-18页 |
1.2.1 NO_x生成机理 | 第12-13页 |
1.2.2 柴油机NO_x排放控制技术 | 第13-18页 |
1.3 EGR 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1.3.1 国外 EGR 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国内 EGR 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4 基于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 EGR 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0-22页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轻型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 EGR 控制策略的制定 | 第22-40页 |
2.1 试验设备与条件 | 第22-23页 |
2.2 EGR 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23-37页 |
2.2.1 EGR 率对动力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2.2.2 EGR 率对经济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3 EGR 率对排放性能的影响 | 第27-30页 |
2.2.4 EGR 率对放热率的影响 | 第30-37页 |
2.3 高压共轨柴油机 EGR 控制策略的制定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 EGR 控制策略的建模 | 第40-56页 |
3.1 仿真软件的介绍及建模的意义 | 第40-42页 |
3.1.1 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40-41页 |
3.1.2 建模的意义 | 第41-42页 |
3.2 实现控制策略的双闭环控制模型 | 第42-47页 |
3.2.1 双闭环控制模型的提出 | 第42-44页 |
3.2.2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44-47页 |
3.3 双闭环控制的监控使能模块 | 第47-48页 |
3.4 基于 EGR 率的 EGR 开度修正方法 | 第48-51页 |
3.4.1 EGR 目标开度值的确定 | 第49页 |
3.4.2 进气流量目标值的确定 | 第49-50页 |
3.4.3 实际进气流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3.5 EGR 阀位置控制模块 | 第51-54页 |
3.5.1 EGR 阀开度控制量的确定 | 第52-53页 |
3.5.2 EGR 阀位置控制反馈模块 | 第53-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模型的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56-62页 |
4.1 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56-60页 |
4.1.1 低转速区的仿真验证 | 第57-58页 |
4.1.2 中等转速的仿真验证 | 第58-59页 |
4.1.3 高转速区的仿真验证 | 第59-60页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2-6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