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论文--混凝土机械与设备论文--混凝土、砂浆输送机械论文

混凝土泵车系列臂架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混凝土泵车发展概况第13-15页
        1.2.1 国外混凝土泵车发展概况第13-14页
        1.2.2 国内混凝土泵车发展概况第14-15页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2章 混凝土泵车臂架模型建立第18-32页
    2.1 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组成第18-23页
        2.1.1 臂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第19-20页
        2.1.2 臂架长度与臂节节数第20页
        2.1.3 臂架折叠方式第20-21页
        2.1.4 臂架布料范围第21-22页
        2.1.5 臂架连接与变幅机构第22-23页
    2.2 臂架几何模型简化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3-27页
        2.2.1 几何模型简化第23-24页
        2.2.2 有限元网格划分第24-25页
        2.2.3 有限元属性赋予第25-26页
        2.2.4 有限元模型质量调整第26-27页
    2.3 臂架的工作载荷及强度计算第27-30页
        2.3.1 臂架的工作载荷第27-28页
        2.3.2 臂架的强度计算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基于 ANSYS 的系列泵车臂架有限元分析第32-52页
    3.1 系列臂架工况说明第32-33页
        3.1.1 50、60 米泵车臂架工况形式第32页
        3.1.2 75 米泵车臂架工况形式第32-33页
    3.2 全工况自动计算程序简介第33-36页
        3.2.1 工况生成第34页
        3.2.2 参数输入第34页
        3.2.3 有限元模型组装及连接单元建立第34-36页
        3.2.4 载荷及边界条件施加第36页
        3.2.5 计算设置及计算结果数据提取第36页
    3.3 系列泵车臂架最大位移第36-39页
        3.3.1 变形前水平工况位移变形第36-37页
        3.3.2 各节臂分步约束位移第37-39页
    3.4 系列臂架结构静力强度分析第39-44页
        3.4.1 臂架材料许用应力第39页
        3.4.2 强度线性计算、非线性计算对比分析第39-42页
        3.4.3 系列臂架强度非线性计算应力趋势分析第42-43页
        3.4.4 系列臂架结构静力强度计算总结:第43-44页
    3.5 系列臂架的变形后水平工况及危险工况对比分析第44-50页
        3.5.1 变形后水平工况强度非线性分析第44-46页
        3.5.2 变形后水平工况与臂节最大应力工况强度对比分析第46-50页
        3.5.3 系列臂架强度最危险工况第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系列臂架结构屈曲分析及屈曲结构加强第52-66页
    4.1 臂架结构屈曲判断第52-54页
        4.1.1 屈曲概念第52-53页
        4.1.2 臂架结构非线性屈曲判别第53-54页
    4.2 臂架发生屈曲的位置和工况第54-56页
    4.3 臂架板件屈曲研究及结构加强第56-65页
        4.3.1 臂节屈曲临界载荷第56-57页
        4.3.2 臂节板件屈曲第57-61页
        4.3.3 系列臂架结构加强方案第61-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基于 OptiStruct 的泵车臂架尺寸优化第66-80页
    5.1 OptiStruct 优化简介第66-67页
    5.2 基于 OptiStruct 臂架结构有限元建模第67-70页
        5.2.1 臂架结构有限元建模第67-68页
        5.2.2 臂架结构模型属性赋予第68-70页
        5.2.3 臂架载荷及边界条件施加第70页
    5.3 臂架结构尺寸优化分析第70-73页
        5.3.1 臂架板厚尺寸优化设置第71页
        5.3.2 臂架结构尺寸优化计算结果第71-73页
    5.4 针对优化后方案基于 ANSYS 的有限元分析第73-78页
        5.4.1 尺寸优化后臂架结构最大位移第73-74页
        5.4.2 尺寸优化后臂架强度分析及质量对比第74-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缸内EGR分布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下一篇:中低压缩性粉质黏土压缩特性及结构屈服压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