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1.1 引言 | 第11页 |
1.1.2 半导体光催化作用原理 | 第11-12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改性技术 | 第12-19页 |
1.2.1 半导体金属离子掺杂 | 第12-14页 |
1.2.1.1 稀土金属离子掺杂 | 第12-13页 |
1.2.1.2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 | 第13页 |
1.2.1.3 贫金属离子掺杂 | 第13-14页 |
1.2.2 半导体染料敏化 | 第14-15页 |
1.2.3 半导体表面贵金属沉积 | 第15-16页 |
1.2.4 半导体复合 | 第16-18页 |
1.2.4.1 与硫化物复合 | 第16-17页 |
1.2.4.2 与氧化物复合 | 第17-18页 |
1.2.5 半导体阴离子掺杂 | 第18-19页 |
1.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1 在净化水体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2 在净化空气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银基半导体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Ag_4V_2O_7微米片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 第29-40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2.2.2 样品合成 | 第30页 |
2.2.3 实验仪器及降解染料 | 第30-32页 |
2.2.4 表征方法和条件 | 第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2.3.1 Ag_4V_2O_7微米片表征与测试 | 第32-37页 |
2.3.1.1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 第32-33页 |
2.3.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33页 |
2.3.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第33-35页 |
2.3.1.4 能谱(EDS)测试 | 第35页 |
2.3.1.5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 | 第35-36页 |
2.3.1.6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2.3.2 Ag_4V_2O_7微米片合成方法讨论 | 第37-39页 |
2.3.2.1 PVP 含量对 Ag_4V_2O_7形貌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2.2 Ag_4V_2O_7微米片的生长过程 | 第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Ag_4V_2O_7/AgBr 异质结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 第40-5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3.2.2 样品合成 | 第41页 |
3.2.3 光催化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3.3.1 Ag_4V_2O_7/AgBr 复合物表征与测试 | 第42-48页 |
3.3.1.1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 第42-43页 |
3.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第43-44页 |
3.3.1.3 EDS 测试 | 第44页 |
3.3.1.4 SEM 测试 | 第44-45页 |
3.3.1.5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 | 第45-46页 |
3.3.1.6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6页 |
3.3.1.7 Ag_4V_2O_7/AgBr 复合物对不同染料的降解实验 | 第46-48页 |
3.3.2 Ag_4V_2O_7/AgBr 复合物光催化机理讨论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