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经济新常态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五大发展理念”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8页 |
1.4.2 对比分析法 | 第18-19页 |
1.4.3 综合归纳法 | 第19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1.5.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19-20页 |
1.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第20页 |
1.6 拟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6.1 本研究的拟创新点 | 第20页 |
1.6.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 | 第22-29页 |
2.1 经济新常态提出背景及涵义 | 第22-24页 |
2.1.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第22-23页 |
2.1.2 经济新常态内涵 | 第23页 |
2.1.3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 第23-24页 |
2.2 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机遇 | 第24-26页 |
2.2.1 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潮流 | 第24-25页 |
2.2.2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步伐加快 | 第25页 |
2.2.3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加快 | 第25页 |
2.2.4 深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 | 第25-26页 |
2.2.5 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 第26页 |
2.3 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挑战 | 第26-29页 |
2.3.1 创新发展的原始积累不足 | 第26-27页 |
2.3.2 协调发展的程度不高 | 第27页 |
2.3.3 绿色生态面临短板 | 第27-28页 |
2.3.4 开放程度有待深入 | 第28页 |
2.3.5 共享经济成果还有待加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 第29-37页 |
3.1 “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沿革 | 第29-30页 |
3.1.1 “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继承 | 第29-30页 |
3.1.2 “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 | 第30页 |
3.2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界定 | 第30-33页 |
3.2.1 创新发展的内涵 | 第31页 |
3.2.2 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31-32页 |
3.2.3 绿色发展的内涵 | 第32页 |
3.2.4 开放发展的内涵 | 第32-33页 |
3.2.5 共享发展的内涵 | 第33页 |
3.3 “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 | 第33-37页 |
3.3.1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34页 |
3.3.2 协调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34页 |
3.3.3 绿色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34-35页 |
3.3.4 开放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应然选择 | 第35页 |
3.3.5 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面临的难点 | 第37-45页 |
4.1 “五大发展理念”践行主体素养有待提高 | 第37-39页 |
4.1.1 政府公共部门的素养有待提高 | 第37-38页 |
4.1.2 营利性企业的素养有待提高 | 第38页 |
4.1.3 公民个人的素养有待提高 | 第38-39页 |
4.2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有待提升 | 第39-40页 |
4.2.1 “五大发展理念”宣传教育有待提升 | 第39-40页 |
4.2.2 “五大发展理念”理论支持有待提升 | 第40页 |
4.3 “五大发展理念”践行的制度有待健全 | 第40-42页 |
4.3.1 相关财税制度有待完善 | 第41-42页 |
4.3.2 相关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 第42页 |
4.4 “五大发展理念”践行政策有待健全 | 第42-45页 |
4.4.1 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高 | 第43页 |
4.4.2 监管的全面性、长期性有待完善 | 第43-44页 |
4.4.3 服务的责任感、效率性有待提升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有效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路径选择 | 第45-54页 |
5.1 “五大发展理念”需要全民积极参与 | 第45-49页 |
5.1.1 培育政府公共部门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 第45-47页 |
5.1.2 培育企业组织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 第47-48页 |
5.1.3 培育公民自身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 第48-49页 |
5.2 大力弘扬“五大发展理念” | 第49-50页 |
5.2.1 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宣传教育 | 第49-50页 |
5.2.2 推动“五大发展理念”理论完善 | 第50页 |
5.3 完善财税法律制度,推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第50-52页 |
5.3.1 优化财税体制,推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第51页 |
5.3.2 健全法制建设,推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第51-52页 |
5.4 健全“五大发展理念”践行政策 | 第52-54页 |
5.4.1 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第52-53页 |
5.4.2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第53页 |
5.4.3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保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