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遗传与进化模块与初中生物教材教学衔接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8-1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1-14页
    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1页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1-12页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2-14页
3《遗传与进化》模块与初中生物教材的衔接分析第14-23页
    3.1 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衔接第14页
        3.1.1 课程性质的衔接第14页
        3.1.2 课程理念的衔接第14页
    3.2 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的衔接第14-15页
        3.2.1 课程目标的衔接第14-15页
        3.2.2 内容标准的衔接第15页
    3.3 教材编写思路与编写体例上的衔接第15-19页
        3.3.1 教材编写思路上的衔接第15-18页
        3.3.2 教材编写体例上的衔接第18-19页
    3.4 教材内容选择与内容组织上的衔接第19-22页
        3.4.1 教材内容选择上的衔接第19-21页
        3.4.2 教材内容组织上的衔接第21-22页
    3.5 教材呈现方式上的衔接第22-23页
4 《遗传与进化》模块与初中生物教材教学衔接的案例分析第23-37页
    4.1 案例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23-24页
        4.1.1 内容分析第23页
        4.1.2 教学建议第23-24页
    4.2 案例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4-28页
        4.2.1 内容分析第24页
        4.2.2 教学建议第24-28页
    4.3 案例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与“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8-31页
        4.3.1 内容分析第28页
        4.3.2 教学建议第28-31页
    4.4 案例四:“人的性别遗传”与“伴性遗传”第31页
        4.4.1 内容分析第31页
        4.4.2 教学建议第31页
    4.5 案例五:“生物的变异”与“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第31-33页
        4.5.1 内容分析第31-32页
        4.5.2 教学建议第32-33页
    4.6 案例六:“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33-37页
        4.6.1 内容分析第33-35页
        4.6.2 教学建议第35-37页
5 建议与展望第37-39页
    5.1 建议第37-38页
    5.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职业理想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湖南省衡阳市区高级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