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8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3d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基电催化剂 | 第11-21页 |
1.2.1 3d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基材料的结构与物性特点 | 第12-13页 |
1.2.2 3d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基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3 3d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基材料在电催化剂应用中的优势 | 第19-21页 |
1.3 电催化剂设计 | 第21-26页 |
1.3.1 电催化小分子转化过程及机制简析 | 第21-24页 |
1.3.2 电催化剂的设计准则 | 第24-25页 |
1.3.3 电催化剂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9页 |
1.4.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8页 |
第2章 化学试剂及实验设备 | 第38-40页 |
2.1 实验主要应用化学试剂 | 第38页 |
2.2 实验仪器及物性结构表征设备 | 第38-40页 |
第3章 强Fe~(3+)-O(H)-Pt界面键合作用增强Pt/NiFe-LDH/ rGO电催化剂稳定性 | 第40-58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NiFe-LDH/rGO与Ni(OH)_2/rGO的制备 | 第41页 |
3.2.2 Pt_x/NiFe-LDH/rGO与Pt_y/Ni(OH)_2/rGO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3 电化学测试 | 第42页 |
3.2.4 理论计算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3.3.1 样品表征与分析 | 第42-46页 |
3.3.2 Pt/NiFe-LDH/rGO电催化剂活性 | 第46-47页 |
3.3.3 Pt/NiFe-LDH/rGO电催化剂稳定性 | 第47-51页 |
3.3.4 Fe~(3+)-O(H)-Pt与Ni~(2+)-O(H)-Pt界面键合的理论计算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第4章 双金属位点协同掺杂CoP纳米晶的制备与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 第58-80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4.2.1 样品制备 | 第59-60页 |
4.2.2 样品表征测试 | 第60-61页 |
4.2.3 理论计算 | 第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3页 |
4.3.1 样品表征与分析 | 第61-65页 |
4.3.2 CoP、CoMo-P、CoMoAl-P电催化剂活性 | 第65-66页 |
4.3.3 CoMoAl-P、CoMo-P电催化剂稳定性 | 第66-68页 |
4.3.4 CoMoAl-P电催化剂的活性增强机制 | 第68-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