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概述 | 第8-18页 |
1.1 食品安全的概念 | 第8页 |
1.2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 第8-9页 |
1.3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构成 | 第9-13页 |
1.3.1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客体 | 第10-11页 |
1.3.2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主体 | 第11-12页 |
1.3.3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12-13页 |
1.3.4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13页 |
1.4 我国食品安全的刑事立法进程 | 第13-14页 |
1.5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模式 | 第14-18页 |
1.5.1 国外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模式 | 第16页 |
1.5.2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危害及原因分析 | 第18-23页 |
2.1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 | 第18-19页 |
2.2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 | 第19-20页 |
2.3 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原因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3.1 在刑法体系中的界定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3.2 主观罪过范围规定过窄 | 第24-25页 |
3.3 罚金刑设置过于笼统 | 第25-26页 |
3.4 资格刑缺失 | 第26-27页 |
3.5 刑罚与行政处罚衔接不畅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的完善 | 第29-34页 |
4.1 重新确定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保护体系中的归属 | 第29页 |
4.2 扩大主观罪过范围 | 第29-30页 |
4.3 细化罚金刑 | 第30-31页 |
4.4 在刑罚中增设资格刑 | 第31-32页 |
4.5 实现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与行政处罚的有效衔接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