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三十二站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6页 |
1.1 矿区自然概况 | 第12-13页 |
1.1.1 研究区位置 | 第12页 |
1.1.2 矿区自然地理 | 第12-13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选题依据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矿产勘查与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勘查现状 | 第13-15页 |
1.3.2 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3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6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6-20页 |
2.2.1 中元古界兴华渡口群 | 第18页 |
2.2.2 古生界 | 第18-19页 |
2.2.3 中生界 | 第19-20页 |
2.2.4 新生界 | 第20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20-22页 |
2.3.1 断裂构造 | 第20-21页 |
2.3.2 环状构造 | 第21-22页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22页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第22-23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3-32页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3-25页 |
3.1.1 矿区地层 | 第23页 |
3.1.2 矿区构造 | 第23页 |
3.1.3 矿区岩浆岩 | 第23-25页 |
3.2 矿体特征 | 第25-29页 |
3.3 矿石特征 | 第29-31页 |
3.3.1 矿石成分 | 第29-30页 |
3.3.2 矿石组构 | 第30-31页 |
3.4 围岩蚀变 | 第31-32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38页 |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34页 |
4.2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38页 |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 第38-43页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第38-40页 |
5.1.1 地层条件 | 第38页 |
5.1.2 构造条件 | 第38-39页 |
5.1.3 岩浆岩条件 | 第39-40页 |
5.2 构造环境分析 | 第40-42页 |
5.2.1 花岗岩和闪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40-41页 |
5.2.2 沉积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41-42页 |
5.3 构造环境演化及矿床成因机制 | 第42-43页 |
第6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第43-48页 |
6.1 成矿规律 | 第43-45页 |
6.1.1 成矿的时间规律 | 第43页 |
6.1.2 成矿的空间规律 | 第43-45页 |
6.2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第45-48页 |
6.2.1 找矿标志 | 第45页 |
6.2.2 找矿方向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