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体验在展示设计中的功能与表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1 对当代中国展示互动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9页 |
1.1.2 对中国展示互动设计的探索 | 第9-10页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研究重点 | 第11-12页 |
1.5 论文研究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5.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6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3-15页 |
2 展示互动体验设计的沿革 | 第15-25页 |
2.1 展示设计历史沿革 | 第15-19页 |
2.1.1 展示设计概念 | 第15页 |
2.1.2 展示设计的演进 | 第15-19页 |
2.2 互动体验发展历程 | 第19-24页 |
2.2.1 互动体验的概念源起 | 第19-20页 |
2.2.2 互动展示设计的早期形态 | 第20页 |
2.2.3 国内外互动体验设计的发展概况 | 第20-24页 |
2.2.4 意识文化发展对互动体验的影响 | 第24页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3 互动体验的要素构成与审美特征 | 第25-37页 |
3.1 互动体验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 | 第25-29页 |
3.1.1 互动体验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要素 | 第25-26页 |
3.1.2 互动体验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要素 | 第26-28页 |
3.1.3 互动体验设计中的传播学要素 | 第28-29页 |
3.2 审美特征 | 第29-34页 |
3.2.1 形式与内容的互动 | 第30-31页 |
3.2.2 跨学科性 | 第31页 |
3.2.3 感知多样性 | 第31-34页 |
3.3 情感体验 | 第34-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4 互动体验的表现与其功能效应 | 第37-59页 |
4.1 互动体验的表现形式 | 第37-46页 |
4.1.1 互动录像艺术 | 第37-38页 |
4.1.2 互动装置 | 第38-39页 |
4.1.3 互动舞蹈和互动音乐 | 第39-42页 |
4.1.4 互动游戏艺术 | 第42-44页 |
4.1.5 虚拟场景互动 | 第44-45页 |
4.1.6 互动体验的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4.2 互动体验设计的功能效应 | 第46-51页 |
4.2.1 互动体验的认知功能 | 第46-47页 |
4.2.2 互动体验的普适功能 | 第47-48页 |
4.2.3 互动体验的营销功能 | 第48-51页 |
4.3 “有机馆”互动体验设计方案为例 | 第51-57页 |
4.3.1 有机馆设计理念分析 | 第52页 |
4.3.2 有机展馆设计 | 第52-53页 |
4.3.3 有机馆展示形式 | 第53-57页 |
4.4 小结 | 第57-59页 |
5 互动体验设计未来展望 | 第59-67页 |
5.1 展望互动体验设计 | 第59-62页 |
5.2 互动体验全球化趋势 | 第62-63页 |
5.3 互动体验的区域民族化 | 第63页 |
5.4 互动体验症结归纳 | 第63-64页 |
5.5 小结 | 第64-67页 |
6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75页 |
图表目录 | 第75-76页 |